戰勝期中考 K書5秘笈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期中考一晃眼就到了,你是否正為那堆積如山、看來似乎念不完的書本煩惱呢?別煩別煩,K書5大秘笈馬上教,再也不怕被當啦!

考王第1訣 文字圖像化

你知道嗎?據研究指出,我們的大腦對記憶圖象比文字來得深刻許多,例如將複雜的肺部循環用簡單的圖表呈現,比用落落長的文字敘述更容易記得牢喔。

考王第2訣 相關科目一起讀

若歷史讀到漢人移墾的清末年代,順便翻閱台灣圖表參照地理相關墾區位置。這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增強史地記憶,靈活整合時間和空間觀念。

考王第3訣 調配生理時鐘

精神最好的時間讀最不拿手的科目,反之亦然。這個方法可以搶救成績很不理想的你!比如利用清晨腦袋最清醒的時候,拆解最需要邏輯理解的數學習題;昏昏欲睡的時候則改念最拿手或最有興趣的科目,讓大腦醒過來。

考王第4訣 英文大聲喊出來

英文單字總是記了又忘,想破頭也想不起來嗎?只要把單字念出來,用耳朵記憶其發音和音節,你也可以輕鬆記英文字彙。

考王第5訣 選擇最佳戰鬥時間

不知道自己黃金K書時段是什麼時候嗎?第5招教你「避免飯後或飯前念書」,肚子太餓或吃太飽都是血糖最低的時候,此時精神不佳,頭腦昏昏沉沉,記憶力也不好。

瞌睡蟲速速走

降低溫度

悶熱的天氣或空氣讓你昏昏欲睡嗎?降低溫度可以讓腦袋清醒。

改變姿勢

站著讀書特別可能振奮精神喔!

你還可以這樣念英文

單字卡隨時背

把單字寫在單字卡上放在包包裡面,一有空就拿出來背。

利用MP3記憶

把難背的單字、課文、法規條文預先錄在MP3中,隨聽隨記。

廁所N次貼

連上廁所的時間也不放過,把難記的單字寫在N次貼上,隨時加強記憶。

維持精神好狀況

B群幫你減疲勞

維他命B群有助於維持體內新陳代謝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因此考前可多補充B群,維持體力,減少疲勞。各大藥局及藥妝店都買得到。

枸杞茶超提神

將一小把枸杞放入杯中用熱開水沖泡,再加點桂圓紅棗或冰糖調味,好喝又能提神!

(自由時報校園記者廖怡婷、黃詩聖/報導.攝影)(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培根說過:「讀書使人淵博,辯論叫人機靈,寫作令人細膩,如果一個人很少寫作,那麼他就要有很強的記憶力。」
  • 蘇東坡幼年的時候是由他的母親啟蒙讀書的,九歲時,蘇母教東坡讀《後漢書·范滂傳》時,不禁歎息起來,於是蘇東坡問其母說:「軾若為滂,母許之乎?」程氏說:「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
  • (大紀元記者肖見綜合編譯)美國國土安全部公民和移民局辦公室(Office of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近日宣布:從2008年起,美國入籍考試將採用新試題。從今年冬季起,在全美10座城市以自願性的方式,試行公民入籍考試的新試題,接受新試題測試的入籍申請人必須答對10題中的6道,才能通過考試。
  • 那是我每天讀書寫作的貼心工具,與我相處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每天跟著我東奔西跑、南來北往的到處尋覓寫作時玲瓏剔透的靈感,裡面存有我許多文章文稿的心血結晶,包括三四本書文稿的相關資料。
  • 考試院長姚嘉文今天參訪文藻外語學院,並向師生講演。他說,知識份子應對社會負有責任,並有辯明真相的能力,對於事情需先辨明真假後,才能論斷是非,避免人云亦云。
  • 藍茂,楊林(昆明附近)人,早年是個讀書人。後來,有一年瘟疫流行,幾天時間,一個城就空了一半。藍茂見到這種情況,心裏實在難過,就下定決心要學醫治病,為眾人消災除難。他生性聰明,又好學,幾年工夫就學到許多豐富的醫學知識。
  • 美國商務部說,美國高等教育成為國家服務行業第5大創收部門。國際學生每年為美國經濟貢獻大約135億美元。這個星期公佈的一份新的報告表明,到美國讀書的國際學生人數正在增加。 (w2006-11-16-voa68.cfm)
  • (大紀元記者于止戈編譯報導)莘莘學子別再將考試視為毒蛇猛獸了!一項新研究顯示準備考試的每一步都有助於增強長期記憶,而且整個測驗幫助學生記憶的不僅限於為測驗所熟讀的內容,還包括相關、卻未施測的概念。
  • 【大紀元1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十七日電)教育部統計,上學期大學生的退學率為百分之一點零六;為了讓成績不理想、缺曠課太多的學生有所警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這學期啟用「學生修讀課程期中預警站」系統,自動過濾出有「二一危機」的學生名單,並通知學生本人、導師與家長,讓學生及早用功讀書,挽救岌岌可危的成績。
  • 15日,澳洲紐省66000名高中畢業生完成了最後一天的高中畢業考試(HSC),大批學生將陸續前往黃金海岸歡慶中學學業的結束,但注意安全的呼聲也隨之而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