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與台灣量販專題報導系列之二

迎合需求 義台量販業態多元化 自營品牌興起 

標籤:

【大紀元11月26日報導】義大利與台灣量販專題報導系列之二(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二十六日電)台、義文化常被相提並論,除都愛美食;量販近來走勢也相近,大潤發母公司Auchan的義大利公司自傳統店、社區型到購物中心化、園區化皆有,自營商品並達 4成;台灣量販已有意發展社區型、提高自營商品占比,以滿足市場需求。

傳統量販業不同於百貨商場,在於其所扮演的民生必需品提供者角色;然而隨著業者所在社會發展進程漸漸步入已開發國家之林,「變」、「革新」已成為永遠不變、必須落實的真理。

會勘義國量販實況及台灣量販發展現況可察,業態多元化及自營品牌商品進駐,已成為同時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及賣場營運提高獲利的不二法門。

考察Auchan義大利公司發展現況,總計42店中,已可見 4種業態,規模自傳統型到園區化都有,因而得以深入各商圈發展。

Auchan義大利公司北區區總Giampiero Di Maio指出,最小型為「傳統型」,此店內可設置於市區內,以銷售生鮮等食品為主。大潤發總經理魏正元分析,此型店面設立時間較早,因此硬體購物環境較保守,例如走道寬度較容易因為雙向交會而感到擁擠,商品陳列較不引人注目;面積有限,若要現代化,並不太容易。

其次為「社區型」,此種店面空間較「傳統型」大,但仍只有量販賣場;商品種類增設家電、3C用品專櫃、歐美人士喜愛的酒品專區,以及內睡衣、簡單廚具用品區等。購物空間遠較「傳統型」方便、怡人,被稱之為「概念型」量販;特色為不受必須擁有動輒上萬平方公尺以上土地影響,可進駐各市區或郊區的社區。

再者則是「購物中心化」業態及「園區化」開發案。其中購物中心化的店面數動輒數十家到上百家,精品化品牌、各國美食餐館也在其中,充分發展成為消費者假日全家休閒好去處的型態,最近開幕新店並融入戲院,強化其食衣住行育樂的多元機能。

「園區化」則正在開發中,園區內將宛如迪斯奈樂園一般,讓購物中心內的多種機能與商店,全部擴大成為戶外單館林立局面;不僅家樂福在當地有開發案,Auchan也設專屬部門策劃。

另一值得台灣注意的是,前兩者業態可深入社區於市中心;後兩者規模大,因而設於郊區,因此「access」成為商品內容、硬體建設之外的重要指標,它指的是可親近性,於是常有業者為了開設購物中心,向政府申請造橋、設隧道等建設,以便讓車流可經此輕易駛入購物中心或購物公園停車場。開發案可運用資源管道多。

除了業態多元化,義大利市場量販業者行銷自營品牌商品的發展進度較台灣快一步。大潤發總經理魏正元指出,台灣量販銷售自營品牌僅約占5%到10%。

Giampiero Di Maio說,義國量販自營品牌商品已約占40%、甚至50%,即便整區陳列,並放置在最前處,其他品牌業者也無法改變以量販自營品牌為優先的陳列方式。義國量販自營品牌已發展出市場優勢地位。

對照台灣現況,近2到3年來家樂福與大潤發都已推出自營品牌,並與Auchan義大利公司一樣採行雙品牌策略。

以大潤發為例,魏正元說,「大姆指」走的是低價客層,「鳥頭牌」是品質趨近市場領導品牌,但是價格低了2成左右。而家樂福在台也走同樣策略。

不過,就占比而言,台灣量販自營品牌目前僅占5%到10%,陳列方式也占不能以自營品牌為優先;魏正元強調,自營品牌要能成功,必須讓消費者能將自營商品與通路品牌做直接聯想,這部分台灣尚需加把勁。

明年大潤發並將明顯擴展「鳥頭牌」商品上架,例如近日新上市果醬,果肉占比達50%,即以平價售出;事實上今年8月起已引進140多款Auchan自營商品。

以義國量販已達4種業態的多元化進程而言,台灣量販業界目前多以購物中心化(如家樂福、大潤發及愛買位在新店、內湖及大直的各分店),以及深入市中心的現代化、以量販為主體的分店(如大潤發中崙店、家樂福桂林店)為主要業態。

礙於市中心大型土地難覓,家樂福開發部暨公共事業部總監田中玉曾說,不排除未來增設社區型分店,走向超市業態發展,以深入社區發展。

大潤發總經理魏正元分享另類思考可能性,他說,網路虛擬市場的開發可被研究,因為虛擬市場提供忙碌現代人一個便利的購物途徑,不過受限於運貨成本及台灣便利超商林立,如何減低運貨成本,以回應在價格優勢上,仍待考驗。

綜觀台、義量販發展現況與條件,可以發現兩地量販雖有趨近的發展實況,但兩國連鎖市場發展條件不同,仍須納入斟酌,因為全球化趨勢必須因地制宜。

相關新聞
量販業搶開學潮商機 耗材39折 書包低於1千
美菠菜驚傳大腸桿菌 台量販業:並無進口
反黑心要吃的安心 量販掀起生產履歷大戰
量販業激戰忙拓點 家樂福第47店今開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