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龍:由選舉結果看臺灣民調及媒體

趙紫龍

人氣 1

【大紀元12月14日訊】選前藍媒民調:台北市大贏

根據12月6日聯合新聞網資料,台北市長參選人民調支持度如後:TVBS(12/3),國民黨的郝龍斌54%&民進黨的謝長廷20%(郝是謝2.7倍);聯合報(12/2),郝44%&謝17%(郝是謝2.6倍);中國時報報(12/5):郝48%&謝22%(郝是謝2.2倍)。開票結果: 郝得票53.81%&謝得票40.89%(郝僅是謝1.3倍,與各民調相去甚遠)。

高雄市,藍民調「贏定了」,綠民調「未必」

藍媒民調: 聯合報(12/2)稱黃俊英(國民黨)與陳菊(民進黨)的支持度差距為12%,中國時報(12/4)為13.7%,東森(11/24)為12.7%,TVBS(12/3&4)為14%,年代(11/26&27)更高達14.96%。再看綠媒民調:自由時報(12/5)稱黃贏陳僅0.29%(黃支持度34.38%,微幅領先陳的34.09%),陳菊險勝有望。開票結果是陳菊險勝0.14%。藍媒民調誤差為12.14%到15.1%,大幅度超過誤差值(3%)。綠媒民調誤差為0.43%,完全在其自稱的誤差值內。

藍媒太誇張,隱性選民綠多於藍

長期觀察媒體民調者多認為,綠媒或黨之民調一向比藍營準確(如上屆馬連任市長選舉,藍媒預估民進黨李應元僅有19%支持度,結果李拿下36%選票。而民進黨選前兩周民調顯示李應元支持度為32%,誤差僅4%,遠小於藍媒的17%)。

選民藍色多軍公教,綠色多農民工人及小商人,後者不願對「藍媒」表達真正意向或藍媒有意用問話技巧刻意炒作某特定藍營參選者氣勢(藍內斗烈於綠,民調高低,決定棄保,見注一)。於是,隱性選民綠遠多於藍,歷次選舉均有此現象,這就是每每民調說藍肯定會贏,結果反輸的真正原因,不是只有綠營會選舉,因為選舉拼的龐大的財力與樁腳經驗與密度,民進黨尚非國民黨對手。我們應該承認只有票數多寡才能反應真正的民意,不是學者媒體怎麼說的頭頭是道。由於藍媒誇大其詞比綠媒嚴重,其銷售及觀看率,最近不斷地下降。三立台親本土政論節目,鄭弘儀的「大話新聞」收視率,自今年9月起開始超過政論節目多年霸主,親中TVBS李濤的「2100全民開講」。根據AC尼爾森機構調查,2006年11月5日晚間,「大話新聞」收視率為2.97%,每分鐘收視人口為63萬5千人,同時段的TVBS「2100週末開講」為1.02%、中天新聞台的「文茜週報」為1.1%。

(注一)2000年總統大選前夜,台北市長馬英九在中正紀念堂,對著十萬支持者公佈一所謂的最新民調,說連戰的民調領先宋楚瑜十多%,並大聲疾呼要選民棄宋保連,開票結果宋反而贏連戰十多%( 170多萬票)但略輸於阿扁,讓2000年總統由民意所屬的宋楚瑜變到民意不足的陳水扁。

──原載《右派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選後檢討  馬英九:會負起黨主席的責任
選後檢討  民進黨:團結開平盤  繼續改革
民調:美國人對伊拉克戰爭從未如現在悲觀
熱線論壇:台灣市長 選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