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瀝青鴨發酵銷售量下滑 鴨農抗議要求澄清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冬至正是鴨肉銷售旺季,但國內傳出有不肖業者屠宰鴨隻用瀝青除毛,殘留鴨隻上的化學物經加熱恐怕有致癌危機。衛生署表示,已經和農委會跨部會組成聯合稽查小組,聯手加強稽查。同時,也呼籲民眾挑選鴨隻時,可以多留意鴨胸與鴨頭等部位,有不明黑色斑點或柏油味就要當心。

此外,昨天上午50多名鴨農在台中市召開記者會喊冤表示,現在都已改用天然有機物「脂松香」了。並示範如何正確除毛,讓消費者安心。

專家指出,瀝青這種化學物質如果殘留在鴨隻上,民眾吞下肚,將危害人體健康,並可能有致癌危機。

而受到媒體連續兩天報導「瀝青鴨」影響,鴨農出貨量大幅下滑五成,影響養鴨人家的生計。全省鴨農代表昨日上午集結台中市自清,番鴨合作社理事蔡義德說:鴨農通常用食品級的松膠除毛,動作抓頭抓尾,因此不會在口鼻出現殘餘物。養鴨協會強調,瀝青燃點高,用來除毛,鴨肉表皮會受損,鴨農絕不會因小失大,希望消費者安心選用合格屠宰的鴨肉。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驗局台中分局副分局長袁致傑也出席為合法鴨農背書,表示合法屠宰場不會使用瀝青除毛。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陳樹功表示,一般鴨子是在合法的屠宰場宰殺,應該是使用樹脂類符合食品安全規定的脫毛膠,不過,卻有些民間的非法屠宰場和不肖的鴨販,為增加賣相,使用瀝青當作脫毛劑,陳樹功強調,這將違反畜牧法與屠宰衛生檢查的相關規定,為了揪出不法商人,衛生署已經通知地方政府緊急成立聯合稽查小組,在全省各地展開稽查不法使用瀝青除鴨毛的行動,一經查出,將依法加以處分。

此外,衛生署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時,也可以多留心鴨隻胸前與頭部等地方是否有黑色斑點或是柏油味,衛生局單位除了將進行現場非法屠宰稽查,也會追查市場鋪貨等販賣點,針對問題鴨隻循線追查貨源,衛生署表示,希望透過此次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整體整頓的方式,遏止不法,維護民眾健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