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拒受廖梦君案 家人网民追讨真相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12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郭若采访报导)广东时评作家廖祖笙之子廖梦君暴毙校园案,广东南海区人民法院不受理廖家对南海公安分局的行政起诉,日前有网友陪廖祖笙一道前往法院索要不受理的书面裁定书再遭拒绝,廖祖笙夫妇感觉屡屡被公权唬弄,而互联网上要求第三次验尸、查明真相的呼声日高,众多网民呼吁民众通过此案认清并维护自己的公民权益。

生不如死160天

未满16岁的廖梦君离开这个世界时,广东南方的7月骄阳似火,转眼就是肃杀的冬天,这160天,夫妇俩无时无刻不在遥想孩子过去种种的乖巧可人。廖祖笙将这种痛形容为“生不如死”。

  “很开朗的孩子,经常抱着我们夫妻哈哈大笑,他奶奶眼泪都笑出来。”
  “每天早早去上学,晚上回家走到楼梯口就大声叫‘妈,我回来啦!’”
  “去打篮球、去玩……很小很大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都跟他相处得很好……喜欢笑,很阳光。”
  “出去逛街从来不让我提东西,都是他提回家。”

廖夫人泣不成声的说:“出事后我只去看过他两次,他爸爸不让我看,因为变形得很厉害,都把脸盖着,只让我看下面……不能这样对待一个人,何况是这么乖这么好的孩子,哪里下得狠心把他身上捅成这个样子?……很想我孩子,真是很想,真的受不了……全部都毁掉了,哪怕以后能还给孩子一个公道,哪怕我还会生育孩子,这孩子是哪个孩子都无法替代的……全都毁掉了……”

童年廖梦君(网络照片)

童年廖梦君(网络照片)

像所有痛失子女的父母一样,夫妻俩对孩子的死都有悔恨终生的自责。

父亲:“我写文章惹祸了,孩子是因我而去的。我真痛恨自己,明明知道他们想要我闭嘴,为什么写文章时不泛指?为什么不用笔名?我高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度,高估了很多东西,总认为这是一个自由表达思想的时代……。”

母亲:“我总觉得孩子在怪我,那天我没陪他去学校……”

据廖祖笙博客上的记载,7月16日下午,廖妻接到一个电话,说班主任让廖梦君到学校去拿毕业证和录取通知书。4时许,廖妻和儿子一道出门,两人先去购买足球彩票,然后在学校附近的嘉州广场下车,相约在图书城再见,一块回家。

没想到一家人的再见,是在冰冷的殡仪馆、验尸房。

遇害学生廖梦君遗像(网络照片)

用手机抢拍到的遗照(网络照片)

“那不是一只鸡鸭,是我的孩子!”

生不如死不仅因为儿子的离去,更因为儿子身上惨不忍睹的伤痕及身后的罪名。

事发之后,有《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6家媒体采访了廖祖笙,但采编好的稿子均无发出。关于此案唯一的报导是《佛山日报》的一篇新闻通稿,通稿称“经警方初步查明,廖某因涉嫌窃取教师用品,被发现后刺伤该校教师,在逃离现场过程中,从学校综合楼五楼坠落到一楼地上,经抢救无效身亡。”

廖家不接受此结论。在走访了许多有关人之后,廖祖笙于互联网上提出该案的80个疑点,并开始向当地政府、司法各部门申诉、求见、上访、静坐抗议,要求查明儿子的真正死因。

廖祖笙:我们找公安,公安说去找政府;我们找政府,政府说去找法院;我们找法院,法院说去找检察院;我们找检察院,检察院说去找公安……

廖祖笙夫妇不愿详细描述他们的种种遭遇,但从他们频繁使用“无耻”、“冷血”等字眼,不难想见他们在司法——行政——司法这个怪圈里徒劳往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受。

以下是廖祖笙博客上关于黄歧中学门口静坐的两段记录:

“今天来了多个摄像的警官,我夫人一时激动,和一个警察发生争执,该警官居然拔出了手枪!在场的一百多名群众都可以作证!”

“有警察、城管三四十人强行扯掉死者家属悬挂的要求查明真相、法办凶手的横幅,在抢夺遇害学生遗像的过程中,遗像镜框玻璃被打碎,廖梦君母亲的两只手腕多处被抓伤,右胳膊也被对方抓出瘀伤。附近群众异常愤怒,和野蛮执法者发生冲突。廖梦君母亲伤心、绝望得嚎啕大哭,欲冲上黄岐中学主楼跳楼自尽,被众人拦住。……”

最令廖祖笙不解的是当局要他承认儿子自杀,火化尸体,而关系到整个案子结论的验尸报告却始终不让他看,也不允许他给遗体拍照。

廖祖笙说:“第一次尸检,事前和过程中几位警官信誓旦旦一定会给家属尸检报告和相关照片,事后却概不承诺,说是‘机密’。第二次尸检是在未征得家属同意,家属不知情、不在场的情况下作的,事后也不告知家属。每次媒体、律师及我去看尸体都有5至8人围在我们旁边,一看到我们拿出相机,就把盖尸体的塑料布‘哗’的拉上。唯一的一张遗体照片是8月2日我用手机抢拍的。”

廖祖笙悲愤莫名:“要我相信孩子是自杀,起码向我出示尸检报告、照片、证词等。那不是一只鸡鸭,是我辛苦养育了16年的孩子!……我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如果非要把我逼成‘暴民’,说明这个国家的法制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

最后,廖祖笙夫妇请求地方开具证明,好让他们走路乞讨到北京为孩子讨公道,得到的回复是“无此先例”。

廖梦君坠落的窗口(网络照片)

廖梦君的获奖证书(网络照片)

廖梦君案疑点

廖祖笙在自己的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m/liaozusheng)记录了案件相关
的细节、案发后了解到的情况,并提出该案的80个疑点。其中几个疑点是:

* 事发当日下午5时10分学校报警,校内有认识死者的老师,何以要在8个小时后才告知家属死讯?

* 为什么廖祖笙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自己了解的案情却屡屡被被封、被删贴?

* 事发次日有《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6家媒体进行了采访,为何赶着上版的稿子会在一纸通令后突然被尘封?

* 为何佛山日报发表一则自杀“新闻”,之前佛山市委宣传部要几次开会研究?

* 为何不许记者、家人以及律师拍摄尸体?甚至死者家属3次欲拍摄死者都遭到野蛮阻止?

* 死者身上多处的刀伤、棒伤、拳伤和颈部的掐痕等是怎么回事?

* 为何未征家属同意,在家属不知情、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次尸检?事后又不告知家属?

* 为什么一个自杀案的案情陈述报告和尸检报告是机密,律师不能调阅案卷?死者家属就连当面在那看一遍也不行?

* 事发后的一天晚上,廖祖笙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遭到两个不明身份者殴打。打手临走时撂下一句话:“你觉得你搞出的事情还不够多吗?” 打手是什么人?

在这80个疑点中赫然写着:“有目击者向南方电视台的3位记者记者反映:案发当时有人看到3个老师和一个保安把廖梦君从操场上追打到3楼。”

“有人在事发当时看到有三四个老师把廖梦君推摔下楼梯,然后用刀去捅他。”

网民:一定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儿子出事之后,廖祖笙不但无法工作养家,反而不得不借钱为孩子伸冤,夫妇俩对网友在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深感温暖。

记者采访了几位网友,他们都强烈要求佛山当局敦促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开放言论自由让媒体对有关人士公开采访报导,给廖家和公众一个交代。

在四川打工的叶小姐说自己也曾受到当权者的伤害,直觉这是一个很大的冤案。

叶:“我已经把廖家当亲人了,做梦都会梦到怎么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这个案子一天
不结,对我们关心廖家的朋友也是一种煎熬,我们一直会关注到底的。人命关天的事,不能由一篇新闻通稿草率结案,那与草菅人命有什么区别?”

“在社会底层挣扎过的人更能理解这种非正常死亡给我们带来的恐惧,不解决以后很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像黄静、高莺莺的案件,这么多人死了,为什么都被定性为自杀?肯定会有个原因!”

北京大学生段小姐对此案感到非常疑惑:“这个事怎么居然没人管呢?廖先生从7月到现在一直在说这个事,为什么没人理他?就算当地警方之前有调查,既然案子有这么多玄疑点,家属和大家都在质疑,为什么不能重新立案侦查?”

福州索先生从大陆凯迪网看到消息后,一直在关注并每月给廖家寄钱。

索:“这是剥夺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申诉权,从人伦来看是霸道,欺人太甚,从法律角度来看,公民(对某个案件)有疑问,有权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当事人和当事机构给予解释。”

“现在冤案这么多,这么多人上访,大部分涉及公权部门,如果掌握行政资源的人没有公正心,这个社会是没办法和谐稳定的。”

“关键是所有的程序要透明,不能一方说了算,要允许人家讨论、质疑。就像美国的辛普森案一样,程序公正、透明以后,尽管因为角度不同,可能还会有人怀疑结论不公正,我们也会承认它。”

索先生认为知道关注此案的人越多对廖家和社会越有好处:“第一可能有人能够在经济上帮助廖家;第二可以通过舆论造成社会压力;第三,他人一旦遇到同类事情就不会走这么多的弯路,这样,当一个悲剧发生时,社会的成本就不会这么大。”

网友中最令廖祖笙夫妇感动的是陈启棠先生的仗义执言:“素昧平生,又同是生活在广东佛山,他在这个时候冒风险站出来用真名写文章,文章多且言辞非常犀利,让我们很感动。”

陈启棠先生(笔名“天理”)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写的文章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感觉有压力。“这些话有良心的人都会说的,谁都不说只会大家一起完蛋。……网友们说了,孩子的尸体绝对不能销毁,需要冷藏费多少我们网友付,要请有正义感的法律界人士第三次验尸,即使拖上十年八年,也一定要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陈启棠说:“廖梦君案和最近发生的几个非正常死亡案件的最大共同点是没有公正,黑幕重重。不开放公民的言论自由,社会则没有任何公平可言。廖梦君的死应该给大家一个警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怎样维护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权益。”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廖祖笙强烈要求公安部督办此案
又一起教师杀死学生 希望得到帮助 把事情公开
作家廖祖笙担心爱子尸体遭强行火化
杨银波:关注廖梦君之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