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波:关注廖梦君之死

杨银波

人气 1

【大纪元12月15日讯】闽籍敢言作家廖祖笙,定居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最近因一起残忍命案轰动互联网。其子廖梦君未满16岁,系南海区黄岐中学优秀学子,于2006年7月16日惨死母校校园之中。此案至今近五个月,南海当局非但未破此案,反而呈现多种荒唐局面:定论廖梦君为“涉嫌行窃,故意伤害老师,而后畏罪跳楼自杀”,尸检报告被当作“机密材料”不得调看,尸体不准拍摄,新闻媒体遭到全面封锁,传媒报道稿件遭压遭撤……。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网民纷纷谴责学校、警局,并通过廖祖笙提供的一系列情况给予深层次的分析,断定此案必属冤案,而真凶却逍遥法外,受尽保护。种种状况显示,这是一起经过精心伪改,并蓄意扭曲、隐瞒的刑事命案。廖梦君之死不管是出于偶然还是谋杀,都不可能落到“自杀”的定论之中,以其一贯品行及案发后的目击证据、证词、推理,更不会有“涉嫌行窃,故意伤害老师”的可能。

本案疑点颇多,官方口径被网民驳得体无完肤。不过,即使真凶的犯罪过程和结果可以被还原,其犯罪动机却是最大的疑问。廖祖笙本着失子之痛,提到“有目击群众看到有三个老师和一个保安把我孩子从操场上追打到三楼”,“恶魔教师活活打死学生”、“黄岐中学把二楼、三楼、五楼墙上有血迹的地方铲掉,而后找人重新粉刷,有毁灭罪证之嫌”,“案发现场由始至终,死者家属、律师、多家媒体记者无一人得以进入”等等,实际上已经将矛头指向校方。也就是说,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黄岐中学都在努力将自身损失降低到极限,为摆脱干系,尽力将责任小化到“毫无责任”的程度,从这一点来理解廖梦君在生命与道德上遭受的双重侵害,就已十分容易。

廖祖笙毕竟是有批判力的作家,他不甘心处于这样的局面,因此他努力将一个命案推向一个地方。请看他在10月20日留下的文字:“同样是在佛山,同样是在南海,有这类悲惨遭遇的家庭并非只此一家。这几个月来,通过走访大量的群众和学生,我了解到当地有过多起类似的命案。那些死不瞑目者,尽管生前从无劣迹,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他杀的痕迹十分明显,但死后也一样被人‘追认’为‘小偷’,也一样被定性为‘自己撞死’、‘自己跳车摔死’、‘自己跳楼自杀’……。与此同时,我还了解到有些干部严重违法乱纪,只要中央有工作组到此调查,必有群众向工作组揭发、举报作奸犯科者的种种劣迹。”在佛山市,在南海区,这里的党政执法者究竟在如何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利益,不得不令人强烈质疑。

廖祖笙一直质疑着,并且并非案发后才有此态度。他关注着中国教育,以激烈的杂文风格,一直批判着现行的教育制度与丑陋的教育现象。诸如:5月8日,《我也不会让教育部部长周济睡得太安稳》;5月10日,《教育部部长何时向国人道歉、谢罪》;5月12日,《周济部长的人生字典里还有荣辱二字吗》等等,一直到7月11日的《教育已成妨碍中国发展的绊脚石》。在案发前的38篇文章之中,近80%的文章都与批判教育相关。如果把这样的批判与其子的死亡相联系,似乎有些牵强,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假如这种可能性被确认,那么“文字狱”的范畴就被扩大了:独立批判所带来的后果已经具备“诛连”性质,而且这种诛连是以非行政、非司法的模式进行,言论问题不是言论解决,也不是法律解决,而是法律之外的暴力解决。如此推论,目前缺乏证据,但此案已经显示了这种可能性,这对独立批判者无疑是一个恐怖的讯号。

警局的立场更令人怀疑。人们不知道佛山警方受到了什么样的权力阻碍和利益阻碍,也不知道这种敏感命案的处理是否有着不言自明的潜规则,总之,他们不敢查明真相。或者说,即使现在有一个巨大的压力施予他们,他们被逼无奈地去重新侦查,许多证据都被毁灭了,许多证词意味着必须更改,许多证人意味着必须翻供,许多业已毁灭的证据又要想尽办法寻找回来,许多涉入其中的警察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和行政、纪律处分。最重要的是,那些至今还逍遥法外的真凶,究竟要不要打击?打击之后如何避免报复?越是这样推测下去,我们就越感到事态严重,因为一个地方的治安状态与当政者之间乃是责任挂钩的问题,廖梦君之死及其它命案的惊人相似,无疑说明当局在有意遮掩或逃避着什么。这个“什么”,可以有诸多解释,比如:遮掩逃避自身职责,遮掩逃避权力反扑,遮掩逃避资本撤离,遮掩逃避黑社会武力……。在一团迷雾之中,民愤转移到对地方深层问题的思索:为什么某些势力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颠倒黑白、偷天换日?这股势力是由哪些人组成的?谁来消灭这股势力?

这个案件的真相也许并不复杂,但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实在太多。案发校园,这仅仅是校园暴力吗?封锁新闻,宣传部门在为谁撑腰?幕后那些心惊胆战的人,那些为虎作伥的人,构成了一个怎样的集团体系?如果没有网络,没有人能够更为具体地得知来自死者之父的斑斑文字——包括我在内,假如没有读者一次又一次地打我的电话,我也将陷于对这个案件的茫然无知。那么,网络能够为这个案件以及这个案件所涉及的黑暗背景做些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声援,仅仅是打电话给佛山当局,并安慰痛苦无奈中的敢言作家廖祖笙?传媒失语了,网络又没有能够集结出更大的力量,人民难道只能忍辱偷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拷问良知的一刻,这是诘问勇气的一刻,当一些黑手妄图摀住事实的真相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站出来表明我们对于权利的态度:我们不愿意过一种在当危险就在身边却不敢指出这种危险所在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呼吁在一盘散沙格局之下的人们重新站出来,去呐喊,去争取,去督促。

我曾住在南海区的对面,中间只有珠江相隔。在江的对面,曾经有过康有为、有过黄飞鸿、有过李小龙,但是今天,那里有一个普通而痛苦的中国作家廖祖笙,他不屈服于不堪的世道,不屈服于儿子惨死后还被玷污人格,他愤怒了,希望把事实重新还原,惩治共和国里举起杀戮之手的真凶,惩治颠倒黑白的一切撒谎言。他要的不仅是真话、真相、真理,更重要的是正义。这种正义只在虚拟的网络中延续了将近五个月,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有实力去追寻正义的人却遮掩了、逃避了、退缩了。我们借助电视屏幕所了解到的那些执政为民、勇敢智慧的统治者、维护者突然消失了,不说话了,不动手了。这种死寂的沉默,居然让我们开始担忧廖祖笙的人身安全。我们想见证:在“上面”还没改口的情况下,“下面”的人敢不敢犯上?敢不敢本着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从业规律,去介入此案,并着眼大局,一查佛山民情,整顿政局,规范秩序,使社会从无序杂乱恢复为有序通坦?

末了,我再说两点:其一,南海区曾有数起大案,关于民众之苦,诸位也可查阅当地失地农民之悲情;在本人遭受过的黑社会威胁当中,其中一次就来自南海区:我刚到南海区附近,就有人打来索命恐吓电话,并威胁我在当地的几位亲人,简直莫名其妙!此地不查,民生堪忧啊。
————————–
原载《议报》第280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专栏】杨银波:怀念死者
作家廖祖笙担心爱子尸体遭强行火化
杨银波:《大长今》与“中国怎么啦”
杨银波:反省劣根,坚守底线,攀登信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