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暴巴比倫雄獅 伊人愛恨矛盾

人氣 24
標籤: ,

【大紀元12月31日訊】自由時報

編譯魏國金/特譯

薩達姆總自誇是「現代伊拉克的建立者」,然而伊拉克人對他統治的回憶,卻訴說著大相逕庭的故事。

在薩達姆使國人分別於一九八○至八八年及九○年代初期,陷入兩伊戰爭與波灣戰爭前,伊拉克是令阿拉伯世界豔羨的國家。一九七○年代,石油經濟的榮景,使薩達姆的社會復興黨展望建造一個由阿拉伯社會主義統治的昌盛大國。

薩達姆領導國家經濟計畫會議,在該組織擘畫下,工廠、住宅如雨後春筍,八線道的高速公路、橋樑、機場、大學與通訊系統也興建設立。國家建設的支出全賴石油輸出。當時伊拉克是全球第二大油源國,在一九七○至七四年,其輸油收入從近九億美元遽升至七十六億美元。數百萬伊人在國家補貼下,首次有能力穿華服、到巴黎、倫敦度假。數十萬年輕人也以公費到西方取經。

然而,薩達姆行事如帝王般專斷殘暴。一九七九年他掌權幾天後,召集四百名高官,宣布破獲政變陰謀,他冷冷地抽著雪茄,點名叛變者,遭指名的二十二名官員立即被帶開處決,但後來證明,政變說純屬烏有。直至2003年下台,薩達姆的兇殘罄竹難書,他下令割下逃兵耳朵、外幣走私者唯死一途、數十名被控從娼女子遭斬首。美國中情局前心理學家形容薩達姆的無情是悲慘的成長過程造成的「惡性自戀症」。

佃農遺腹子 受希特勒影響

薩達姆是佃農之子,出生前,父親即過世,繼父對他過於嚴厲,迫使年幼的他逃家投靠崇拜希特勒的舅舅,在舅舅影響下,薩達姆二十歲即加入激進的社會復興黨。好勇鬥狠的他參與數次暗殺政變,也數度入獄、流亡。

他到底有多自戀?伊拉克到處可見其姓名與「現代伊拉克建立者」的標語,在重建巴比倫等古都時,他下令將他的名字鐫刻在先王漢摩拉比、尼布甲尼撒之旁;六十歲生日時,他下令用其鮮血刻一部可蘭經。

自詡為十二世紀擊退十字軍的勇士薩拉丁,薩達姆窮兵黷武。以一九七五年一百三十七億美元國家預算為例,高達二十七%用於軍警與其他安全部隊。一九八○年以阿拉伯人對抗波斯人之姿,入侵伊朗,造成伊拉克經濟重創與兩國數十萬人死亡。

油價下跌,使伊拉克經濟陷入泥淖,薩達姆於是要求科威特與沙烏地免除其兩伊戰爭時的舉債,科威特不從,薩達姆便指控其竊取油源而入侵科威特,引發波灣戰爭,從而招致聯合國經濟制裁。

(取材自法新社、美聯社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薩達姆被處絞刑  同父異母兄弟同時處死
CNN:薩達姆已被處決
伊拉克副外長證實 薩達姆已遭處決
薩達姆問絞處死 結束爭議性一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