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唐 韓愈:祭鱷魚文

韓愈
font print 人氣: 101
【字號】    
   標籤: tags: ,

(前言:廣東潮安縣城東北,有鱷溪,鱷魚為患。韓愈當時為潮州刺史,於是就寫了此祭文,投入河水祭鱷魚,把牠們驅逐。據說:當天夜裡,狂風暴雨,雷電交加,幾天之後,江水全乾,鱷魚向西遷徙六百多里。)

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使軍事衙推秦濟,以羊一豬一,投惡谿(音:西)之潭水,以與鱷魚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烈山澤,罔繩擉刃,以除蟲蛇惡物。為民害者,驅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後王德薄,不能遠有,則江漢之間,尚皆棄之,以與蠻夷楚越,況潮嶺海之間,去京師萬里哉?鱷魚之涵淹卵育於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聖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內,皆撫而有之。況禹跡所掩,揚州之近地,刺史縣令之所治,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

鱷魚!其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也!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鱷魚睅(音:漢)然不安谿潭,據處食民畜熊豕鹿麞(音:張),以肥其身,以種其子孫;與刺史抗拒,爭為長雄。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音:醒)睍睍(音:縣),為民吏羞,以偷活於此耶?且承天子命以來為吏,固其勢不得不與鱷魚辨。

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刺史則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衙推秦濟:衙推:一作牙推,預備軍官名;秦濟:衙推官之姓名。
惡谿:又名鱷谿,在潮州城之東北。
烈:火焚也。
罔繩擉刃:罔:同「網」,罔繩:以繩為網;擉:以扠刺泥中取物;擉刃:以刀為刺。
嶺海:五嶺之外海之內。
涵淹:潛伏。
卵育:生息。
六合:天地四方。
掩:停止。
睅然:眼睛大而突出。
種:繁殖。
食民畜:食民所養之牲畜。
熊豕鹿麞:山澤中自生之物。麞:似鹿而小。
伈伈:急懼的樣子。
睍睍:小心恐懼懦弱。
辨:爭論是非。
朝發夕至:謂朝發於潮,夕至於海,此去不費力也。
醜類:同類。
材技吏民:有長材奇技之吏民。
從事:同「周旋」,戰鬥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音:診),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隍枕(音:鎮)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音:起幾)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音:攙)帷暫駐。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周公之風,躬吐握吐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音:勳)。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予曰:「此古戰場也,嘗覆三軍。 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汨(音:密))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秖(音:之)辱於奴隸人之手,駢(音:胼)死於槽櫪(音:力)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周公,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責於身者重以周乎?其於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於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於人者輕以約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