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擬換龍圖騰惹爭議 專家評説

標籤:

【大紀元12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薛飛綜合報導)因與西方文化習慣相悖,有中國專家建議,傳統的「龍」形象不再適合作為中國的形象標誌。該項重新建構中國國家形象品牌的研究課題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國新的形象標誌,很有可能將被國家有關部門採用。此消息一出來立刻引來網民的一片反對聲浪。專家對此評論稱,中共的這一做法很愚蠢,反映了中共確實是有了擴張的野心,而它企圖把這個野心藏起來。

從古到今,龍一直作為中國形象的代表性標誌並被中外普遍認同,中國人也往往以「龍的傳人」自居。但由於「龍」的英文名字「Dragon」是噴火食人的巨大怪獸,邪惡的象徵,為改變外界對「龍」的負面觀感,有大陸學者建議不用龍作為中國圖騰,改以祥和的國家形象標誌,塑造中國的「和平崛起」。

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公共關係學會副會長吳友富正在領銜一項重新建構中國國家形象品牌的研究,此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據悉,這個課題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國國家新的形象標誌,很有可能將被國家有關部門採用。

吳友富稱,「龍」的形象容易讓不熟悉中國文化的外國人誤讀,甚至遭到別有用心的歪曲,即便是追求修身養性和天人合一的東方佛教和儒家文化,西方世界也多存偏見。為此吳友富建議,應當積極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積極元素,推陳出新,重塑能夠真正代表當今中國形象的標誌。

自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大力提倡的和諧社會,到近日備受海內外關注的「大國崛起」系列專題片,再到目前的修改龍圖騰,中共這一系列動作有什麼相互關係?對此,大紀元採訪了中國問題專家橫河先生。

專家:意圖掩蓋擴張的野心

橫河先生表示,一個圖騰並不能說明對世界的威脅。這只能說中共確實是有了威脅世界的野心,如果別人開始警惕它有野心的時候,它的野心中的很多計劃就會受挫。所以他就想辦法把這個野心藏起來。這並不是說它本身沒有這個野心,卻被人說成有野心。它如果沒有野心的話,別人怎麼說也不會在乎的。世界各地過中國新年時都有舞龍的,端午節賽龍船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地區的傳統項目,沒有人把這個看成威脅的。

橫河還表示,事實上,別人並不在乎,是中共自己心虛了。每一個民族的圖騰都是有歷史、文化、傳統淵源的,這是你的傳統,別人沒有權利指手劃腳,只能來適應你,這是國際上正常的做法。

對於其他民族的民族習慣,只要不是太惡劣,比如隨地吐痰,人家沒辦法來尊重你,其它的東西,即使和別人的文化有不同的話,因為是你的傳統,人家不會就你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來追究你現在的野心,除非你真的有了野心,你真的有了計劃。而事實上他確實有了野心,真的有了計劃,這一點從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大國崛起》也可以看出來。

橫河表示,《大國崛起》反映的是中共的真實想法。這牽扯到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幾百個國家當中,只有極少數國家整天想著要崛起的,一般國家並不想要崛起,只是正常的發展而已。崛起讓人想到就是要欺負別人,這其實是反歷史潮流的。

中共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它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達到這一點。他本來有幾種選擇的。一種就是把國內搞好。只要把中國本身搞好,他的生存就沒有問題了。但是他的本質決定了他不可能和中國人民和平相處。中共的本質決定了就是掠奪性的,國內已經掠奪得差不多了。暴富的階層就是它們自己,中國很少中產階級,絕大多數並沒有從經濟發展中得到實際利益。已經沒有東西可搾取了。土地已經瓜分完了,資源已經瓜分完了,水、空氣全都污染了,所以它必然要對外擴張,求得共產黨本身的生存。只要它一天不解體,他就要一定這樣作。現在搞很多東西出來就是掩人耳目,改圖騰就是其中之一。其實也充分証明,為了中共自己的利益,它是不惜消滅中華民族的一切文化傳統的。

海內外網民砲轟

中共要改「龍」圖騰的消息傳出後,立刻激起網上一片反對聲。據新浪網的調查,支持以龍作為中國形象標誌的佔90.08%。大部分網友認為,龍是中國的象徵,沒必要為了遷就外國人而改變。一位網友稱,問題不在「龍」的本身,而是「龍」不應譯成「Dragon」,只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英文翻譯即可。

一位在德國生活多年的網友說,他並未感覺到德國人對「龍」這個概念的誤解,很多國家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圖騰象徵,如德國和俄羅斯的熊,美國的白頭雕等。就他所知,「德國和俄羅斯並不會因為我們對熊的印象而改變其標誌。」

一位網友在海外論壇上同樣發文表示,西方世界並不認為dragon不好;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組成;英格蘭用的是「獅子」,威爾士用的就是「龍」,就叫做dragon。但威爾士人也為「welshdragon」而自豪。也有人稱,為了「照顧」西方人民的情緒,犧牲掉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典型的自卑心理,並且是嚴重的奴才行為。

還有網民表示,各種制度我們可以忍著,各種不公平我們也可以忍著,但是居然連我們心中的圖騰都要被這一小撮人說改就改?…我們要睜眼看看,我們就算是把圖騰改掉又能怎麼樣?要想改變西方人對中國的片面看法僅僅靠改個圖騰就能好使了?說句不好聽話,多想想辦法把教育搞上去,別讓國人在國外隨地吐痰,不要大聲喧嘩,不要幹什麼都擁擠,隨便改哪點,都遠比改這圖騰更有效吧?

有人稱,說「龍」的這個標誌具有攻擊性,是不成立的。想想那些不堪回首的歷史,當清王朝的疆域遍插「大清龍旗」的時候,八國聯軍的鐵蹄依然毫無顧及的闖進的擁有3000年建城史的北京城,讓國人實在是抬不起頭。這個時候西方人怎麼就沒有因為「中國龍」具有攻擊性而放棄對中國的進攻。再說一下西方的標誌,怎麼就沒有人說西方的那些鷹啦,獅啦具有攻擊性,這個問題真是十分的可笑! @

2005年11月8日,胡錦濤訪問英國時,倫敦白金漢宮外的舞龍。(by John D Mchugh/AFP)

相關新聞
萊斯:中共軍擴與其區域角色不成比例
電視片《大國崛起》引起廣泛討論
中國播《大國崛起》官方民間解讀各異
《大國崛起》:誰在和中宣部做生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