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美儲蓄率降至70多年最低點

標籤:

【大紀元2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洵2006年1月31日華盛頓報導)2005年美國個人儲蓄率降到自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低點。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美國的消費型態良好,短期內消費旺盛可以帶動經濟發展;但從長遠看,儲蓄率過低也將會帶來問題。

*韋斯:市場實際上在為美國人儲蓄*

2005年的旺盛消費將美國個人儲蓄率拖到70多年來的最低點。負0.5%的儲蓄率表明美國人去年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稅後收入,甚至還得從此前的儲蓄中支取,或者通過借貸消費。

在此之前,美國僅有兩個年份的全年儲蓄率降到負數,而這兩年,也就是1932年和1933年,美國正處於商業倒閉和失業率激增的大蕭條時期。

但是在過去一年裡,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就業率也在回升。標準普爾的首席經濟學家大衛.韋斯說,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出現儲蓄率大幅度下降讓經濟學者多少有些難以理解。

他說:“這讓經濟學者們感到難以理解。一些意見認為低利率使消費者寧願借錢而不願儲蓄。另一種意見是美國人喜歡花錢,而且越來越會消費了。而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看到房屋和股票等財富的增值,市場實際上在為美國人做儲蓄。”

*貝拉維甚:不是壞信號*

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字顯示,2005年12月美國的消費者支出上升了0.9%,而當月收入增長幅度則只有0.4%。12月份除食物和能源以外的價格僅上漲了0.1%,低於11月份0.2%的漲幅。

美國經濟預測機構環球透視的首席經濟學家納里曼.貝拉維甚說,儲蓄率降到這麼低,並不說明有甚麼嚴重的問題。

他說:“這並不是甚麼壞信號。看看美國家庭的資產淨值,也就是資產值減去負債的數字,從歷史角度看處於很高的水平。從財政角度看,美國家庭的資產狀況良好。”

但是貝拉維甚說,美國人當然不能長期讓儲蓄率處在這樣的低水平,否則會損害到經濟。貝拉維甚擔心,如果美國家庭突然收緊消費,可能會將經濟拖向衰退。而貝拉維甚也看到目前經濟增長的推動因素並不限於強勁的個人消費,還包括資本支出和出口增長等。因此,即便消費動力減弱,其他因素也會彌補這方面的損失,不至於對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韋斯: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問題*

但是在標準普爾的經濟學者韋斯看來,從長遠看,儲蓄率過低還可能造成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長遠的問題是,那些在嬰兒潮中出生的人在未來退休的時候不能僅靠現在購買的高清晰度電視機去過日子吧!”

韋斯說,大量在嬰兒潮中出生的人面臨退休,而那些五、六十歲的人沒有甚麼錢可以留給退休後的生活。韋斯說,除非將退休年齡延長到75歲,不然很多人都會有大麻煩。

*貝拉維甚:政府應設法鼓勵儲蓄*

經濟學者們也看到,美國目前面臨的嚴重經常賬赤字部份也是由國內儲蓄率過低引發的。環球透視的經濟學者貝拉維甚認為,這更是個全球性的問題,也就是說,美國儲蓄率過低和一些國家過高的儲蓄率,以及貨幣匯率等因素共同造成了經常賬失衡的現狀。貝拉維甚認為,美國人應當多存些錢,而其他國家則應當降低儲蓄率。

那麼如何鼓勵美國人儲蓄呢?

貝拉維甚說:“美國國會和歷任總統採用過一些儲蓄方式、稅收政策以及近期的401K退休計劃等鼓勵美國人多攢一些錢。但是政府可能需要想更多的辦法鼓勵美國人存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周小川:中國應加快養老、醫療保障和教育體系的改革
財經簡訊
布碌崙康斗房欺詐案 住戶保住房子
王書君案預定7月29日開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