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公正無私 不袒故人

李劍
font print 人氣: 52
【字號】    
   標籤: tags:

濮州刺史龐相壽因貪污被解除官職,返鄉為民。他曾是唐太宗李世民做秦王時的僚屬,便上書唐太宗請求寬恕。唐太宗因為龐相壽是自己的故人,打算讓他官復原職。秘書監魏徵聽說後,急忙進諫說:「陛下萬萬不可動惻隱之心。過去秦王府的僚屬很多,如果每個人都依仗陛下的袒護,這對那些品性端正的人會形成很大的壓力。」

唐太宗認為魏徵說的有理,就懇切的對龐相壽說:「從前,我是秦王府的主人,現在則是天下的主人,我不能單單偏袒秦王府的故人。大臣們的進諫是對的,我沒有理由反對。」

於是,唐太宗贈給龐相壽一些財物,看著他流淚而去。

出自《資治通鑒》(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離,是春秋時期晉國執掌司法的大臣。他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發覺後就把自己拘禁起來判以死罪。晉文公說:“官職貴賤不一,刑罰也輕重有別。手下官吏有過失,不是你的罪責。”
  • 一行和尚家在巨鹿,幼時家貧,鄰居王姥,前後接濟他家上萬錢。開元中,一行和尚來京師長安,受到唐玄宗恩遇,一行和尚說什麼,皇帝沒有不答應的,一行常常想著如何報答王姥。
  • 中國傳統文化中貫穿著「積德行善」,「助人為樂」的內涵。諸如「善有善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等等。下面就是一則「祖上積德,蔭於子孫」的故事。
  • 陳堯咨是北宋人。他家裡有一匹馬,性情暴烈,沒有誰能駕馭。陳堯咨讓僕人把馬拉出去賣了。他父親知道了,對他說:「你制伏不了這匹馬,把它買給別人,別人就能制伏嗎?」陳堯咨趕快叫僕人去把馬牽回來,終身養在家裡。
  • 北宋時,曹州商人於令儀,家境富有。一天夜裡,有一盜賊進入他家,他的幾個兒子將盜賊抓獲:原來是鄰舍的兒子。於令儀問:「平素很少聽說你有什麼壞習慣,問什麼要偷盜呢?」那人說:「由於貧困。」
  • 司馬光家在洛陽。洛陽舊俗:春天私家花園對外開放,園丁賣的湯茶錢與主人均分。一次,司馬光的園丁來繳納十千湯茶錢。司馬光都賞給了園丁。十幾天後司馬光游花園,見園中新建了一井亭,問園丁,原來是用那十千錢建的。
  • 清朝康熙十八年,三藩為亂,天下調兵四出。有個征卒過高郵橫涇,夜宿關帝廟,在牆上題了二絕句說:
  • 黃筌能善意的理解別人,不愧是個好畫師。
  • 商人打開那包袱看,原來的三百兩銀子尚在,外有一百多粒珍珠,價可千金,商人從此成了富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