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華君武死了 胡戈郝雨活了?

人氣 1

【大紀元2月22日訊】在中國隨著相聲、小品和喜劇的死亡,“主流”傳播載體已經沒什麼讓老百姓可樂的節目。

這時一個叫胡戈的小子眼下卻火得不行。

這是一個叫凱歌的大人把那小子給燒紅了。

關於大人和小子會否對簿公堂,鹿死誰手,筆者不去討論,舉國上下比趕廟會還要熱鬧的場面,輪不上俺說啥。

這之前還有一個叫郝雨的家伙也很火,就是創作表演網絡演唱《大學自習室》的那小家伙。按下不說。
不想參與陳胡之爭,但是開篇免不了提到陳胡兩位神人。

這次凱歌其實死定了。不管他多能耐,有名也好有錢也好有勢也好有外賓豁免權也好,官司如何了結也好(預估最後握手言和),在世界第二大網絡帝國的網民和百姓心目中,老大這回栽了。筆者沒有絲毫的幸災樂禍意思,只是百般不懂如凱歌如此聰明如此順風如此有心計(譬如在精怪女人遊戲中招招得勢)的大老爺們,怎麼就栽在一個30歲的毛孩子身上。

胡戈那小子是否侵權是否違法是否無德是否無恥,筆者不論。陳凱歌不是栽在那小子篡改的影片上面,而是栽在道義二字上。不知凱歌意下如何,是否悟得此中玄機。除非凱歌老夫的確是個詭計多端過人一等的炒作天才,有意聯手胡戈老弟把這此事惡炒一把,以壯聲威,為他那部已被網友作為經典評價的“無聊X2”的片子增加票房,如果真是那樣,我倒佩服凱歌的確不是常人了。

網絡和百姓為何一邊倒的支持讚美那個默默無聞的臭小子,甚至紛紛慷慨解囊要讚助窮小子胡戈應付官司,如果想深一點,這裡面有很深層的社會原因。
誠然,凱歌那部影片從編劇、片名、故事內容到情節,故作艱深晦澀,荒誕不稽、思維邏輯混亂、藝術粗糙、漏洞百出,自以為是,堪稱很臭,這也許激發了胡戈這小子初始的批判激情,我猜那小子一定是懷著對這部影片的一腔憤懣開始他的短片制作的。恰如影評家對一部讓他發瘋的影片拍案而起。我看影片時就經常有這種沖動,或者感動或者惡心到不得不動筆。這叫靈感也叫沖動。

偏偏胡戈這家伙沒有話語權,除了掏腰包進影院便就沒有發表意見的地方,他卻偏偏是個網絡高手,偏偏是個搞笑天才。而且偏偏是個很有思想很有智慧很有洞察力很有社會敏感,集導演、演員、剪輯才能於一身的家伙。還偏偏這小子恰好彌補了百姓在春晚沒撈到什麼娛樂的遺憾。

過去我沒認真看過這類搞笑網絡短片。我一直欣賞佩服現在年輕人的創造力。這次認真看了幾遍胡戈出籠的《饅頭》和新作《春運帝國》,這次不只是笑,而是在忍俊不禁之余驚嘆年輕人的幽默感發揮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想起了春晚裡宋丹丹的“相當”)。而這幽默感不是一般低俗的搞笑,不是如我們已經死亡的相聲小品,而是五彩繽紛,活蹦亂跳著鮮活的生命,是讓人真正從心底發出會心一笑,是將一些人們關心的沉重話題以一種黑色幽默淋漓盡致發揮出來,似乎在人們長久憋氣窒息時輕快地長吐一口氣,而這口氣是以笑聲噴吐而出,遠比那種長吁短嘆好得多也對身體有益得多。

如果朋友們看過這部短片,勸你們再多看幾遍。或許每看一遍都有新收獲(有點象給那小子作廣告)。為了鑒賞這部短片,我一氣看了好幾部網絡搞笑短片,看完後我第一佩服網友的鑒賞力,可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的心裡都有一桿秤”,那些短片實在不能與《饅頭》和《春運》相提並論。不只是制作水平的認真嚴謹,主要是幽默的靈魂和生命熱辣諷刺針砭時弊的功能巨大,包括短片有意夾帶的廣告也堪稱上乘之作,巧具匠心,極盡漫畫、相聲、小品的諷刺功能。連音樂節奏和配音嘴型都讓人嘆服。不信你們再看時認真琢磨一下,它的很多畫面,造句、用詞、蒙太奇、甚至配樂、借鑒都會讓你聯想到什麼,覺得幫你呼出了什麼。由此我仿佛看到這小子躲在那裡透著比老崔還陰的壞笑。他是用了心的,處處充滿了狡燴麻辣欲說還休的爆料。

《饅頭》盡管主要採集了凱歌影片的許多情節,同時也採集了包括雜技等剪輯在內的情節,主要對那部《無極》極盡了辛辣諷刺,其實和一篇批判影片的評論雜文一樣,象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匕首這恰是雜文的生命。只是使用的手段不一樣,在這個層面上講,老一輩的凱歌應該息怒,應該莞爾一笑,方顯出大丈夫本色。雖然短片的確從原片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批判,以泄受騙無處訴的無名怒火。

但是筆者以為,這部短片其實不只是簡單地對凱歌片子發泄他的不滿,估計在制作過程中,胡戈這小子逐漸淡漠了對那部原片的挖苦本意,而產生了思想升華,這就是一個與身俱來的幽默天才的綜合素質。短短幾分鐘短片,對社會現象,譬如對民工欠薪,城管執法、公安破案、穿插廣告、發送短信、抄襲模仿、作品穿幫、荒唐不經、文化滑坡等很多百姓如骨梗喉的社會問題和影視問題都於滑稽一笑中揭示出來。這讓人不由想起了侯寶林郭全寶老相聲《關公戰秦瓊》、《八大改行》、張樂平小丁方成繆印堂的漫畫以及中國舞台小品剛剛問世時的一些作品。

由此而說到中國的相聲。中國現在還有相聲麼?此處有聲勝無聲。相信現在沒有多少人聽相聲的了,更說不出有什麼能記得住的相聲。這個土生土長給廣大黎民百姓逗樂的民間藝術現在幾乎消亡了。去年所謂全國相聲大賽和今年春晚相聲的敗落便可見一斑。

然而如姜昆侯躍華常保華楊少華甚至馬季老一輩的相聲“藝術家”們還活著嗎?與其說活著毋寧說壽終正寢了。那麼如王平師勝傑馮鞏(還有一大批年青演員)們還活著嗎?也幾乎快死了。不然他們成天在幹嘛呢?姜昆在搞網站帶大山出書辦班,馬季在養老接見南來北往客人,楊少華侯躍華馮鞏們在不務正業,在電視劇、小品、主持人裡到處亂竄。他們大約早忘了自己是幹嘛的,是怎麼出了名的。

記得當年姜昆最火的時候,有個人們也許淡忘也一直不再露面的相聲《北京之最》,辛辣諷刺了北京諸多的社會現象和時弊,台上一邊說台下掌聲不斷。但是後來那個相聲再未見上台,估計給封殺了。從那以後,姜昆就成了尖聲尖氣象娘姨耍嘴皮,沒著沒落,言三語四,用快板書歌功頌德的角了,於是姜昆就進入了“主流”,再以後就當官了,筆者就預計此姜昆非彼姜昆了。也就從那以後,我們就看不到姜昆真正的相聲了。再看到他時,渾身披著早期的光環,掛著行政領導的桂冠,執著洋學生師爺的折扇,在台上打情罵俏胡攪蠻纏東扯西拉拿著自己不當人,相聲早已昨日黃花,被糟蹋得不成樣子。

姜昆和一幫子相聲“大師”們也就裝腔作勢地成天叫嚷著挽救相聲。喊了近十年,卻只見姜昆上躥下跳的身影,卻不見一部他的相聲作品。不僅如此,中國所有的相聲盡管在那還蹦彈著,但是它其實真的已經死了。沒有了諷刺、幽默、思想、靈魂,它還是相聲麼?一味的低俗地拿著男人女人情人哥哥妹妹誤會說事,拿著自己和別人不當人開涮一通就能叫相聲?
壞還壞在相聲有傳染病,如今的小品和相聲一樣越來越低俗,誤會套打岔,什麼社會現象和人們關心的事兒都不敢觸及,空中樓閣,無事生非,沒有快感亂叫喚。用句相聲術語:什麼玩意兒?
前段偶爾聽到當今很火的台灣相聲演員宋少卿馮翎綱的相聲,才發現中國的相聲在台灣才被真正繼承而且大大發展了。不信去聽聽。

與此類推,中國現在有漫畫麼?方成小丁們去了哪兒呢?年青漫畫家和漫畫作品都在哪兒呢?網上有,我承認。可是那不是“主流”,而且也常遭封殺。

前段一個叫郝雨的大學生很火,蓋出於他的網絡說唱《大學自習室》。但是聽說他將投靠姜昆,不由得捏了一把汗。他年青的藝術生命也許到此就結束了。那個網絡說唱起家的東北人雪村後來進入“主流”了,請問哪位最近聽到他的聲音了?

回到眼下閃著思想光芒和幽默智慧的胡戈,估計,也聽說有“主流”媒體傳播機構欣賞他的機智幽默和制作才能,也許人們會在將來某個時候看到他在“主流”傳播載體制作播出的作品,但是我幾乎可以斷定,那時人們一定不認識這個胡戈了。此胡戈還是彼胡戈麼?因為在全國數十萬“主流”傳播人員中並不乏胡戈這樣的人才,或者有很多,但是他們現在只是拿錢做事宣傳“主旋律”的工匠而已。

那時,大約郝雨胡戈們會和姜昆們一樣,真正成為一個中國式幽默小品。

本文轉自互聯網,僅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發現有版權疑問,請及時與我們聯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文」拿什麼和你們共克時艱?
中國的芯片有多爛 工作十年的工程師告訴你
網傳大陸將爆發「雪崩式」返貧
【網聞】教育是中國最大的假冒偽劣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