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美國人認為男孩女孩一樣好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肖見編譯)對美國民眾一項新的全國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對孩子的性別選擇沒有傾向,男孩女孩一樣好。

路透社21日報導,目前通過昂貴的體外受精可以選擇性別。但是,另一即將投入美國市場的用精子選擇的技術可以使性別選擇過程更廉價可行。選擇男孩的成功率有75%,選擇女孩的成功率有90%。

這項尚在FDA審批過程中的技術引發了對道德,法律和社會問題的關注。一些人擔心性別的選擇會破壞性別的自然比率並導致性別失調和性別歧視。

伊利諾斯大學醫學院的塔朊-詹(Tarun Jain)博士認為,大多數美國人不會使用該技術,因此不會對性別的自然比率產生影響。

通過對完成網上匿名調查的1,197名成年人的回答進行分析,發現:只有8%的人出於非醫療目的願使用選擇男女技術,74%的人反對用該技術,18%的人未定。該結果發表在2月份的生育和不育(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期刊上。

目前的性別選擇技術,患者需在生育中心進行多次受精,每次要2,500美元。如果新技術可在任一醫生的診所進行,只需受精一次,並且可由醫療保險公司支付,有12%的人願意使用此技術。如果只需服藥就可選擇性別,有18%的人願意,仍有59%人不願意。

調查還顯示,77%的人對男孩女孩沒有優先選擇或希望男女孩數目一樣多。39%的人希望第一個孩子是男孩,19%的人希望第一個孩子是女孩,42%的人沒有優先選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2月21日報導】(中央社洛杉磯二十日法新電)美國科學家今天發現性別基因的新角色,這可能為男性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機率高於女性提出解釋。
  • 【大紀元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二十二日電)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的年度盛事「梅竹錦標賽」將於三月三日開打。不過,賽事未開始,兩校就因為女子桌球賽是否納入正式比賽引起歧見,清大於是放棄列入正式比賽的男子桌球賽,使得交大未戰就先贏一分。為了這個爭議,清大下週將邀請專家來談性別與運動的議題。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我一歲大的女兒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無論何時何地,她的臉上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然後靠在沙發、椅子或父母的腿上,開始左右晃動還有踏地板。有時,她小小的心靈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她的四肢著地來回搖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條腿做出旋轉的動作。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因此當教養不同調的時候,騎虎難下,父母該怎麼辦呢?
  • 為了孩子的在線安全,父母首先應該告訴孩子的就是,不接受陌生人的請求,不分享個人信息,以及在下載任何內容之前徵求父母的許可。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為孩子在兒童照護機構註冊之後,你可以做一些事情幫孩子計劃一個積極且成功的開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