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提升藝文修養 藝術參訪納入北市國小課程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四日電)推動學童接受音樂藝術洗禮的藝術與教育結合活動,今天由台北市長馬英九與國小學童聯合敲擊「曾侯乙編鐘」後正式推出。未來學童參訪台北市美術館、交響樂團、國樂團等藝術資源,將納入北市國小正式課程。馬英九表示,希望老師和學童能提升藝文修養,陶冶性情,培養氣質。

「育藝深遠-藝術與教育結合方案」是市府去年底由教育局和文化局共同推動的教育政策。依市府規劃,國小三年級生參觀美術館、五年級生欣賞市交音樂會、六年級生欣賞市國音樂會,以身歷其境的欣賞與學習,讓學生更加認識藝術。

穿著唐裝的馬英九,今天以閩南語吟唱詩人孟浩然「春曉」作品,並與老松國小小六學童聯合敲擊「曾侯乙編鐘」。

生平第一次撞編鐘的馬英九說,「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但用木槌撞戰國時代編鐘,實在饒富深意。他希望小朋友知道「曾侯乙編鐘」是出自那個時代、能夠區分「野獸派」和「印象派」,多吸取藝術知識。

馬英九說,藝術與人文素養需要多接觸,才能漸漸養成,進而改善個人品味,陶冶性情、變化氣質,這也展現「德智體群美」中,美育的重要性。

今天表演活動中最受矚目的是已有二千四百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於兩個月前移置中山堂。

「曾侯乙編鐘」總重量超過五千公斤,是目前出土的中國樂器中,數量最多、鑄作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編鐘、編磬,全組共有三千七百五十五字銘文,記載編號、事件、標音及樂律理論;是戰國時代青銅鑄造技術與音樂發展的結晶,為目前全世界最古老十二個半音的樂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