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讀「女人的世界史」札記

王浩

人氣 28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

我的創造者和管理者,
你的命令,
我無條件服從;
對於上帝的命令亦然;
上帝是你的律法;
你是我的律法;
無知是女人最快樂的知識,
及其榮耀。
-Paradise Lost by John Milton

約翰‧密爾頓在作品「失樂園」中,如此描述夏娃對亞當的順從,「無條件」且遵為「律法」。但是,除了「順從」,我們也讀到字裡行間竟也呼應了華人文化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之一「女子無才便是德」。長久以來沙文主義者害怕面對女性心靈價值的存在,以為「女子有才」便會折損「男性威權」,費盡心思貶低女性,相對的好像就提高了男性,其實就像A段班成績落後的學生轉到B段班之後,就名列前矛一樣,個體本質在這個遊戲中是不變的。

歷史上記載,希臘數學家暨哲學家希帕蒂亞(Hypatia)出生於約公元370年,自幼受到良好的推理、提問及思考訓練,後來成為亞歷山大港首屈一指的知識份子,在大學教授哲學、幾何學、天文學及代數。她在天文學及代數上有傑出表現,並發明天體觀測儀、平面天體圖、濾水器和測量液體比重的比重計。備受學生愛戴的她被視為神一般。但她的科學理性主義哲學、她的女性身分與她握有的權威,都和當時新興的基督教教條相牴觸。亞歷山大港主教西里爾(Cyril)因此在公元415年發動一場襲擊,唆使他的手下帶領一群狂熱份子將她從馬車中拖出,剝光她,用燧石劃她的肉,將她凌虐至死。

難道殺死一位聰明的女人之後,男人就會變聰明了嗎?不!充其量只能說是少了一位比多數男人聰明的女人,而其他人依舊是老樣子呀!我認為這不只是一位中年科學家之死!當女人與男人之中,有人不將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當作人,人間樂園裡的「尊重」被「宰制」、「貶抑」取代時,樂園已逐漸的遭受啃蝕。

長久以往我們都活在「父權迷思」中而不自覺(like the fish in the water)。對於父權壓制的「覺醒」究竟是好還是壞呢?俗諺有云:「傻人有傻福」,我們的確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看見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不但奉「父權」為圭臬(工作和生活都是),更努力發揚光大(總是灌輸旁人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女生就應該…」、「是不是男人啊!」;即使遭遇不合理事件,也會認為「女人就應該順服」…)。不但相當樂在其中,甚至還語重心長、苦口婆心勸說大家,「女人不應該有自己的成就」。即使性別平等法已經上路,這樣的人還真是不在少數,我想這也是性別平等法以及其他相關法令,會受到重視並且由公部門強力推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位置」很重要!你把自己定位在哪裡,自然就勾畫出不同的生命藍圖。這不只是「性別」的問題,整個父權制度簡直是無孔不入,又像空氣般環繞四周,自然又不容易察覺。但是就有人發明的煙霧彈、乾冰之類,雖不直接將空氣具像化,卻讓我們能因而看見空氣,也就是「覺醒」的根本。以前的我也曾經活在這樣的迷惘中,漸漸的有部分的覺醒,感受到「在當女人或男人之前,先當『人』!」。在父權社會中,女性往往對自我的人生藍圖很模糊,幾乎都是居於附屬地位。當價值觀受到衝擊,在解構與建構的過程中是衝突、矛盾、艱辛的。雖然「覺醒」很辛苦,女性還是應當及早能夠自我定位、自我抉擇,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舵,尋求更適當的「位置」。@(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