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黃昏之戀 大林慈濟醫院癌症末期病人結婚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二十九日電)大林慈濟醫院今天下午舉辦一場令人動容的婚禮,現年五十二歲的乳癌末期患者陳月鄉,與登山認識的七十七歲新郎余照松,在心蓮病房(專為癌症末期患者設置的病房)舉行結婚典禮,見證一段黃昏之戀。

八年前喪夫的新娘陳月鄉,是在去年五月參加台中縣太平市公所舉辦的登山活動,認識了現年七十七歲的新郎余照松。余照松的妻子於三十年前去世,喜愛登山的他,經常帶領一群年紀比他小的登山客爬山。

兩人認識後的兩個月,有一天,余照松發現陳月鄉爬山時,行動不太對勁,便開口關心她,才得知陳月鄉罹患乳癌末期,並且因為擔心兩個兒子,才遲遲不願接受治療,而且一旦開刀,將有六個月動彈不得,又乏人照顧,因此不肯就醫。

余照松為了鼓勵她就醫,便向陳月鄉保證,只要她肯去就醫,六個月內,所有的困難,他願意全部包辦。就這樣,余照松開始陪著她,南來北往四處就醫,甚至為她洗澡、餵她吃飯,但看過多家醫院,陳月鄉的病情絲毫沒有起色。

今年二月十八日,陳月鄉陷入昏迷,被轉送到大林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過了三天,陳月鄉突然清醒,但對於自己的病情無法接受,一直想死,寸步不離的余照松,則不斷在旁安慰她,鼓勵她「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過一天、快樂一天」。

有了「老爹」的鼓勵,陳月鄉的心情逐漸開朗起來,身體狀況也慢慢有了改善,除了無法走路以外,目前精神狀態一直很好。

余照松照顧陳月鄉的事情,一開始並沒有讓子女知道,總是騙子女說要外出旅遊,直到一個多月前,才被女兒意外發現;他的女子雖然心疼老爸年紀一大把,還要照顧病人,不過卻尊重父親的決定,每個禮拜還會到大林探望陳月鄉。

隨著時間的流轉,陳月鄉對於「老爹」余照松的依賴,愈見加深,她笑稱余照松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找了幾十年,都找不到的好老公!」,對於余照松無微不至的照顧,陳月鄉點滴在心頭,也感激在心裡。

由於兩人非親非故,諸事不便,因此陳月鄉希望能在心蓮病房舉辦一場婚禮,好給彼此一個名份,日後也能互相照顧。在大林慈濟醫院志工的協助下,兩人終於決定今天下午完婚。

她說,希望藉由這次婚禮,讓世人知道他們這段感情。「我生病、也沒錢,他這樣無怨無悔地照顧我,是金錢買不到的!」

余照松則說,當初開出六個月照顧她的「支票」已經到期,他認為對方擔心他會離開,並表明想和他做夫妻,於是他一口就答應,「這是我做得到的,只希望她能放寬心養病!」

為了籌備這場簡單隆重的婚禮,幫陳月鄉圓夢,心蓮病房的醫護人員、志工、清潔婦,甚至是其他病房的病人、家屬都一起動起來,為兩人準備一個二十吋的蛋糕,和大家分享喜悅。

志工群從今天上午就忙著佈置場地、準備飲料、水果、餅乾;護士們則張羅糖果,護佐買來拉炮,病房中的其他家屬也為他們高興。隔壁床的家屬還偷偷買來一對戒指,給他們一個驚喜。

今天下午舉行的婚禮,由大林慈濟醫院常駐志工陳鶯鶯擔任主持人,家庭醫學科主任劉鎮嘉擔任主婚人,在場所有的人,擔任兩人的見證人;陳月鄉的小兒子來幫母親蓋上頭紗,余照松的女兒則是隨時在旁幫忙照顧阿姨,場面令人動容。

主治醫師劉鎮嘉表示,陳月鄉發現罹患癌症時,已經是癌症末期,因此一直未接受過正統的治療,目前她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全身的骨頭,還有肺積水、下半身半身不遂,目前醫療上只能給予止痛及輸血等支持療法。

今天下午的婚禮過後,陳月鄉將轉院到離家比較近的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以方便親屬就近照顧。她希望接下來能藉著復健,讓自己有一天可以走路,言談中,對於生命仍充滿著無限希望。95032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