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黄昏之恋 大林慈济医院癌症末期病人结婚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二十九日电)大林慈济医院今天下午举办一场令人动容的婚礼,现年五十二岁的乳癌末期患者陈月乡,与登山认识的七十七岁新郎余照松,在心莲病房(专为癌症末期患者设置的病房)举行结婚典礼,见证一段黄昏之恋。

八年前丧夫的新娘陈月乡,是在去年五月参加台中县太平市公所举办的登山活动,认识了现年七十七岁的新郎余照松。余照松的妻子于三十年前去世,喜爱登山的他,经常带领一群年纪比他小的登山客爬山。

两人认识后的两个月,有一天,余照松发现陈月乡爬山时,行动不太对劲,便开口关心她,才得知陈月乡罹患乳癌末期,并且因为担心两个儿子,才迟迟不愿接受治疗,而且一旦开刀,将有六个月动弹不得,又乏人照顾,因此不肯就医。

余照松为了鼓励她就医,便向陈月乡保证,只要她肯去就医,六个月内,所有的困难,他愿意全部包办。就这样,余照松开始陪着她,南来北往四处就医,甚至为她洗澡、喂她吃饭,但看过多家医院,陈月乡的病情丝毫没有起色。

今年二月十八日,陈月乡陷入昏迷,被转送到大林慈济医院心莲病房。过了三天,陈月乡突然清醒,但对于自己的病情无法接受,一直想死,寸步不离的余照松,则不断在旁安慰她,鼓励她“看看别人、想想自己”、“过一天、快乐一天”。

有了“老爹”的鼓励,陈月乡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身体状况也慢慢有了改善,除了无法走路以外,目前精神状态一直很好。

余照松照顾陈月乡的事情,一开始并没有让子女知道,总是骗子女说要外出旅游,直到一个多月前,才被女儿意外发现;他的女子虽然心疼老爸年纪一大把,还要照顾病人,不过却尊重父亲的决定,每个礼拜还会到大林探望陈月乡。

随着时间的流转,陈月乡对于“老爹”余照松的依赖,愈见加深,她笑称余照松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找了几十年,都找不到的好老公!”,对于余照松无微不至的照顾,陈月乡点滴在心头,也感激在心里。

由于两人非亲非故,诸事不便,因此陈月乡希望能在心莲病房举办一场婚礼,好给彼此一个名分,日后也能互相照顾。在大林慈济医院志工的协助下,两人终于决定今天下午完婚。

她说,希望藉由这次婚礼,让世人知道他们这段感情。“我生病、也没钱,他这样无怨无悔地照顾我,是金钱买不到的!”

余照松则说,当初开出六个月照顾她的“支票”已经到期,他认为对方担心他会离开,并表明想和他做夫妻,于是他一口就答应,“这是我做得到的,只希望她能放宽心养病!”

为了筹备这场简单隆重的婚礼,帮陈月乡圆梦,心莲病房的医护人员、志工、清洁妇,甚至是其他病房的病人、家属都一起动起来,为两人准备一个二十吋的蛋糕,和大家分享喜悦。

志工群从今天上午就忙着布置场地、准备饮料、水果、饼干;护士们则张罗糖果,护佐买来拉炮,病房中的其他家属也为他们高兴。隔壁床的家属还偷偷买来一对戒指,给他们一个惊喜。

今天下午举行的婚礼,由大林慈济医院常驻志工陈莺莺担任主持人,家庭医学科主任刘镇嘉担任主婚人,在场所有的人,担任两人的见证人;陈月乡的小儿子来帮母亲盖上头纱,余照松的女儿则是随时在旁帮忙照顾阿姨,场面令人动容。

主治医师刘镇嘉表示,陈月乡发现罹患癌症时,已经是癌症末期,因此一直未接受过正统的治疗,目前她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全身的骨头,还有肺积水、下半身半身不遂,目前医疗上只能给予止痛及输血等支持疗法。

今天下午的婚礼过后,陈月乡将转院到离家比较近的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以方便亲属就近照顾。她希望接下来能借着复健,让自己有一天可以走路,言谈中,对于生命仍充满着无限希望。9503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