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沉溺於多媒體 好抑或壞?

人氣 2

【大紀元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艾編譯報導)現代兒童每天的例行公事,就是網上聊天、看電視、逛Google,這麼多的事還大多都同時進行。而且孩子們花在多媒體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這對於他們的成長和家庭生活到底有何影響?

根據皮尤網絡與美國生活項目(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調查,目前的美國孩童在七年級的時候,就有百分之八十二的人上網。

而另一項由美國凱瑟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在2005年所做的調查顯示,美國8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接觸多媒體的時間,由過去一直以來已經算是超時的每天6.5小時,至今已上升至每天至少8.5小時。聽iTunes、看DVD再加上網路聊天,全都可以在同一時間內進行。

人類自古以來就擁有好幾件事情在同一時間裏進行的能力。比如,做母親的在照顧孩子時,還可以同時做其他的事,許多人習慣於同時開車又收聽廣播。

但無庸置疑的是,這樣的情況自電腦普及以來,就以異常的速度急遽增加,現在的人可以在線上跟六個人聊天、看電視偶像劇,還可以同時用Google查詢主角最新的八卦。

但是這樣的資訊爆炸所帶來的衝擊值得大家深思,它同時也徹底的改變了新一代兒童的學習方式及思考邏輯,且從根本上影響了人們的互動。

在這個議題上,科學界及教育界才剛剛開始著手進行研究,但許多研究學者卻已經對此發出了強烈的聲音。

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多重任務兒童」(multitasking kids)對現代狂亂的工作環境,有了較佳的先期準備,但許多的認知學學者對這種態勢紛紛表示憂慮。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及中風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的 Jordan Grafman表示,現代生活快速,即時資訊比比皆是,在這種情況下的孩子們可以在做家庭作業的同時,還打線上游戲及看電視,長久下來,必然有不好的傾向。

但就好的方面來看,這些M世代的學生在資料的蒐集及操作上,有著傑出的表現。根據杜克大學的歷史學教授Claudia Koonz的觀察,現代兒童早已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習於接收各種影像資訊,這使得他們變得善於分析這類資訊,更勝於以往的平面媒體。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這項技能也成為他們進入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許多的教育學者及心理學家都指出,家長應對這樣的情況做出積極介入,避免家中青少年不致將所有的生活重心全都花在螢幕面前,多做一些活動,多跟其他的人產生一些面對面的互動,成長所需決不是僅靠垂手可得的方便科技而已。在孩子們緊湊的時間表中,應該保留多一點的時間從事傳統的社交活動,並多多與家人互動。而許多青少年及大專生表示,安排滿滿的時間表是他們實行「多重任務」的主要驅動力。

同樣重要的是,家長及教育者應該發揮影響力,告訴他們除了那些花花綠綠的世界之外,生命還有許多更重要的東西,有時忙碌的生活會令人看不清周圍的一切,甚至忘了最初的目的,偶爾是該放慢速度,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這些M世代的問題,其實主要的癥結點還不在於這些高科技,美國麻薩諸塞州的精神學家Sudbury及作家Edward Hallowell都表示,真正的問題所在,是當這些高科技生活越來越發達的同時,孩子們該如何去拿捏他們的生活,更何況,本該是監護者的家長,早在孩子們之前,就已迷失於高科技叢林之中了。

對此,Hallowell就曾說過,「曾幾何時,你已不再與家人共進晚餐?不再當面與人討論同一話題?不再與姊妹淘私下調侃男生?多久沒與家人共同出遊?這可不在於電視遊樂器是如何的腐蝕了你的思想,純粹是你的思想有多久沒放在你真正的生活上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班牙破兒童色網 台網友入列
睡眠不足對兒童影響
全美青少年睡眠不足情況嚴重
台積電青少年鋼琴大賞 邀學子彈名琴練膽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