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的中國愚人節

標籤:

2002年4月1日,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一家法語電台的兩位喜劇播音員打電話給微軟公司總部,聲稱是加拿大總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要讓蓋茨接聽克雷蒂安總理的電話。於是,這兩個「騙子」冒充克雷蒂安與蓋茨進行了10分鐘的電話交談,談得十分投機。最後,「克雷蒂安」還邀請蓋茨有空來加拿大玩,蓋茨欣然接受……這就是2002年經典的愚人節玩笑。

  作為舶來品,這個已經被逐漸演化成「整人」的日子在今年已經「提前發作」,一些整人玩具已經早早上架。鑒於前幾年愚人節後,因開玩笑過度而遭到意外或玩具傷害導致的內、外傷患者突增的現象,醫生也提前發出了愚人適可而止的警告。相對於國外輕鬆的愚人氣氛,中國人在4月1號這一天,每個人的神經都繃緊起來,生怕一不小心掉進陷阱裡。

  愚人節的由來

  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歷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佈置得像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佈置得像過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緻有趣。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魚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道「色拉」,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後,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面是甜麵包屑和鮮蘑;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裡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如今的愚人節在美國已主要是淘氣的男孩子們的節日了。

  中國的「愚人」娛己

  會讓人「放屁」的墊子、包裝得和普通糖果無異的「大便糖」、粘在手上甩不掉的「鼻涕」……愚人節未到,這些整人玩具卻已提前熱賣。走在南京街頭的一些禮品店「愚人節各種整人玩具到貨」的大大招牌都放在了醒目的位置。在萊迪的一家禮品店,貨架上早已擺滿了一排被店主稱為是「剛剛到貨」的整人玩具。店主介紹,很快就到愚人節了,這些玩具價格不貴,很受學生的歡迎。

  南京一家醫院的醫生介紹,去年愚人節,有一位患者在拆開愚人節禮物時,被伴隨著鬼哭聲彈出的硬物擊中眼睛,造成眼部傷害。雖然病情不是很嚴重,但是受害者卻特別窩火。同時一些護士也表示除了外傷患者的增多,一些往年不常見的「內傷」也出現了。比如吞進了異物要做洗胃的,甚至有舌頭被小爆竹炸得「遍體鱗傷」的。

  一些曾經在國外生活過的朋友告訴記者,在國外愚人節的玩法很多,但是很少有讓人感到不開心的。倒是在國內,到了愚人節那天人人自衛,甚至還有人想出各種惡作劇去整別人:有人休息天趕回單位上班,最後發現整個辦公室就自己一個人;有人在酒吧等了一晚上,聚會的人一個都沒有來,第二天被告知你被愚弄了;更有甚者拿感情的事情開玩笑,搞得朋友失和親人不睦。全然沒有了愚人本該有的兩個關鍵詞:有趣、遊戲。

  本是快樂的東西,為啥舶來之後全然變味?任何節日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人性基礎。一些人不去瞭解這個節日的文化背景,不去探求愚人節的娛樂內涵,錯把「愚人」當「整人」,帶給被「愚」的人們更多的是憤怒、恐懼和不快。說穿了,我們只學習了外來文化的表面,因為文化內涵的不一樣,我們的土壤對「愚人」適應不良,沒法學到外來文化的深刻內涵。我們只是借人家的節日愚弄了別人、娛樂了自己。

( 信息來源:國際在線 )

相關新聞
張惠妹在華納最後一擊 專輯走“親民路線”
搶人角力賽 蔡依林 孫燕姿 身價「三級跳」
【EET】Google自愚愚人
紋面美 田貴實跟時間搶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