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顧會議專家:競爭力扎根從科技人才做起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日電)行政院第26次科技顧問會議今天討論「強化專業人力資源規劃運用,確保產業科技競爭力」,與會專家熱烈討論,咸認為2015年人均國民所得達27000美元的目標,必需有更多的高等技術人力和服務人力,而教育更是台灣未來競爭力的根源。

今天共有100餘位產官學研等專家和顧問代表與會,行政院政務委員林逢慶表示,為掌握產業發展趨勢,解決科技人才供需問題,以配合產業發展、創造新就業機會,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進行「產業科技人才供需調查」,期望透過供需預測機制、教育培訓與延攬等政策,解決國內未來專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科技顧問王佑曾演講時以美國「國家競爭力高峰會」為例,具體指出「人力資源」是國家競爭力的主軸。他對於台灣企業不重視人才培育感到很憂慮,認為政府在人力資源議題上,應該扮演很好的觸媒角色。

他提出二大建議,包括國家應重視科技人才生涯規劃,並且要考慮人才個別差異,而終身學習要有長期規劃,不能短視。其次是必需善加利用人力資本,提供好環境吸引好人才。

中央大學教授單驥在報告「2015年我國經濟發展與優質勞動力環境之建境」時,提出愛爾蘭、芬蘭、荷蘭的經濟發展策略。他指出,不論是在「研發經費總支出」、「研發經費占 GDP比率」、「就業人口中研究員人數」等項目來看,台灣在「研發投入」上的表現不比歐洲「三蘭」遜色。

但台灣「具大專學歷失業人數」與「三蘭」相比是最高的,這代表著「學用不相符」非常值得重視。他指出,經建會規劃,2015年若台灣人均所得達 27000美元,必須面臨兩大結構的改變;一為高等技術密集人力佔整體勞動力的比例,必須由現在的 50%提昇到 65%;服務業人力比例應提昇到62.3%。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陳昭義表示,台灣產業的研發比重過低,附加價值過低,這是當前的重要問題。若要扭轉這一切,關鍵全在人才。所以,應該增加產業合作,並鼓勵企業投入研發。

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表示,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來自於教育,希望在教育資源使用上更有效率,使學生能更適應環境變遷。交通大學校長張俊彥也說,政府應重視「高品質人才不足」與「技職體系人才不足」的結構性問題。人力資源在教育部份不能只看供給面,要看需求面,因為台灣產業已由代工變成服務業導向,因此,台灣應該改變思考模式,加強與大學合作,才能提升研發效率切中重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