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分歧等会使两国关系变紧张?

标签:

【大纪元4月2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弗兰切斯基2006年4月20日华盛顿报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美国访问。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中关系正演变为21世纪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但是这两个强国之间的分歧以及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前景上的不确定性会使美中关系变得紧张。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访问华盛顿。他和布什总统的会谈将是胡锦涛此行最受瞩目的行程。在这之前,自1月以来,有几位美国高层官员曾去中国访问。很多观察人士指出,胡锦涛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美中之间业已密切的两国关系。他们认为,双方高层的会谈一直是自30多年前尼克松总统开启美中友好关系以来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洁明:高层会晤发挥关键作用*

李洁明是位于华盛顿的美国企业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他在1989年到1991年期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

李洁明说:“高层会晤在美中关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自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1972年尼克松与基辛格采取这种方式以来,双方就一直这样做。举行最高级别的峰会是必要的,这可以让领导人有机会了解对方,跟他们的幕僚见面,与他们交谈,研究领导人的礼仪程序。”

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由于使用“国际社会的利益相关者”一词来形容美中关系而受到人们的赞许,这个词汇跟先前布什政府所使用的“战略竞争者”不同。许多分析人士指出,用词的改变意味着美国承认北京在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此同时,也为那些仍然认为中国是正在崛起的挑战者的人留下议论的空间。

*易明:美国想了解中国目标*

预期布什总统和胡锦涛会谈的重要内容是安全问题,例如伊朗、北韩和台湾问题。很多中国问题观察家强调,胡锦涛的来访对他是个好机会,他可以借此缓解美国官员对中国是“软性强权”的关注。举例来说,北京与伊朗和苏丹在能源方面达成的协议就被认为是华盛顿呼吁联合国就伊朗核项目和苏丹在达尔富尔违反人权采取制裁行动的主要障碍。

在纽约的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研究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认为,美国承认中国是新兴的经济强国,但是美国想要知道中国是否愿意成为西方的盟国。

易明说:“我们理解中国需要向外寻找能继续发展其经济的资源。但是当中国开始同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发展军事关系时,这意味着什么呢?当中国的举动超越了经济范畴时,我们就想知道: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胡锦涛和布什很可能会针对贸易问题进行讨论,这些议题集中在知识产权、北京刻意压低人民币价值以及中国的市场准入问题等。根据美国官员的看法,所有这些造成了美国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2千亿美元以上,这导致国会呼吁对中国货物增加关税。

在胡锦涛访问美国之前,中国副总理吴仪率领由一百名中国企业领导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遭受业务外包严重打击的美国13个州。中国代表团向美国订下了几十亿美元的订单,购买美国飞机、汽车零件、电脑软件、电讯器材、谷物和棉花。

*易明:中国许多问题与经济转型有关*

但是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要解决美中主要的贸易问题是很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学家所谓的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扭曲”,例如过分依赖外国市场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大约80%来自对外贸易。

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易明指出,其他问题则和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关。她说,北京以投资为驱动的经济增长策略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紧张,出现了贪污腐败、环境恶化、公共卫生制度不健全和庞大的下层社会。

易明说:“中国有很多国内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看到环境、金融体系和社会动荡等问题。中国去年有8万7千起抗议示威。中国人民很难找出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霍纳尔:中国问题影响到与美国关系*

查里斯.霍纳尔是位于华盛顿的哈德逊中心的政治学者。霍纳尔说:“很多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国际,并且牵扯到跟美国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关贸易、能源和人民币币值等问题这么重要的原因。这些不是抽像的概念,这些问题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中自然具有实际意义。”

但是霍纳尔也指出,继续进行改革可能有助于中国领导人把自己国家看作是坚强的“国际社会的利益相关者”。大部分分析人士都同意,这是未来美中关系发展的关键。一些人士则认为,美中两国更加密切的政治关系可以对21世纪的国际关系做出重大贡献。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唐山副市长落马 3个月内已7官员被查
边生产边禁止 中共收缴电瓶车引民怨
重庆钢铁股价跌至1元 面临退市风险
宁夏一医院输液收座椅费 民:难道让人站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