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中共經濟陷入產能過剩泥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日電)中共主席胡錦濤將與美國總統布希在華府會談,預期中美貿易問題是矚目焦點,不過,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高長強調,對中共經濟有興趣者,須留意中共產能過剩影響企業獲利下降,顯見高度經濟成長內部,並不健康的現象。

「布胡會」即將登場,雙邊貿易、人民幣等經貿問題有何宣佈是全球矚目焦點,不過,據高長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出刊的「全球台商e焦點」電子報中分析,事實上,中共經濟產能過剩問題已日益凸出,值得注意。高長指出,據中共國家統計局資料,今年中共經濟成長率將保持在8%以上,在經濟快速成長同時,因產能過剩造成通貨緊縮和企業獲利下降等問題將接踵而至,顯見這種高度經濟成長的內部並不健康。

據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資料,2006年鋼材國內供給量達到4.5億噸,較去年同期成長48%,而總需求量約為3.37億噸,供需相差約1.2億噸;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估計,供給超過需求的數量則約在5千至6千萬噸之間,雖然兩個機構預估數字不相同,但是對於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現象的看法卻是一致的。

此外,據相關統計,電解鋁產業的產能已經高達1030萬噸,其中閒置能力約260萬噸、鐵合金行業現有生產能力2213萬噸,企業開工率僅40%左右、焦炭行業產能已超出需求1億噸、水泥行業總體供過於求,產能略有過剩,價格小幅下跌,行業整體獲利能力明顯下降,企業虧損增加。

至於汽車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有惡化跡象,高長分析,中國汽車產業產能利用率約只有55%,按國家發改委公佈資料顯示,中國汽車行業每年整車生產能力約800萬輛,此外在建的生產能力約220萬輛,因此,建成後每年汽車產能累計將達1020萬輛,但2005年的汽車總銷量估計只有550萬輛左右,顯示有45%左右的生產能力未充分利用。

高長表示,中共經濟產能過剩衍生許多問題,在企業方面,隨著產品價格下降,企業利潤大幅下降,虧損增加,2005年前三季資料顯示,企業虧損額比前一年同期增加57%;在市場需求方面,貿易順差持續增加,進口需求不振;這些都是隱藏在高度經濟成長背後的另一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