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的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本古立昂故居

人氣 18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一峰特拉維夫特稿)以色列在一九四八年復國,而宣布成立以色列國的本古立昂就是發表宣言中最重要的人物。在復國的獨立戰爭中,本古立昂不只是以色列首任總理還身兼國防部長。在他的帶領下,以色列復國成功,而他在擔任四年多的總理後請辭到廣無人跡的內蓋夫沙漠,加入集體農場,成為農場的成員。

以色列人為了紀念他,將他在沙漠中的故居,建成博物館,讓世人憑悼。

本古立昂(David Ben Gurion)是於一八八六年出生於波蘭的一個小鎮,他在一九零六年移民回以色列故土,一九一二年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學習法律,希望爭取猶太人在以色列定居的權利,當時的以色列被稱為巴勒斯坦,是屬於奧圖曼帝國下的一個地方。

在一九一五年本古立昂被奧圖曼帝國驅逐出巴勒斯坦,因為他是敵對國家(蘇聯)的公民,且他還參加猶太復國主義的祕密組織,他被驅逐後經過埃及前往美國。一九一七年他在紐約和他的妻子鮑拉(Paula)結婚。

一九一八年他參加英國軍隊的猶太附屬部隊,在一九一九年他跟隨著當時的英國軍隊猶太部隊到以色列;一九二一年他被選為猶太勞工聯盟祕書,一九三五年他當選猶太協會主席。

在成為猶太協會主席後,本古立昂運用其影響力積極為猶太復國努力,邀集全世界的猶太人捐獻金錢,讓猶太人向當時的巴勒斯坦人購買土地,並設法讓猶太人返回他們祖先所居住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大量屠殺猶太人,更讓猶太人體會到必需有自己的國家才能保護猶太人的權益。當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在本古立昂的帶領下,與當時在巴勒斯坦的英國佔領軍和巴勒斯坦人展開鬥爭,以恐怖爆破的方式讓英國決定撤離巴勒斯坦。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本古立昂在特拉維夫宣布以色列獨立建國,隨即在他帶領下,和阿拉伯聯軍展開戰爭,戰爭勝利後,本古立昂舉行大選,成為第一任的以色列總理。

到一九五三年本古立昂倦勤,向當時的總統魏斯曼請辭,請辭後他立刻到內蓋夫沙漠的斯德包可(Sede Boker)集體農場,申請成為農場的成員。

而本古立昂目前的故居就是他在當時居住的地方。除了他所居住的房子之外,以色列政府還在斯德包可的集體農場旁邊存放了本古立昂生前所用的用品和文物,介紹本古立昂的生平。

本古立昂在斯德包可集體農場內的故居,讓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書房,在並不大的房子中,特別有一間四面藏書的書房,在這個書房中共有五千多本各種書籍。

做為以色列復國的第一任總理兼國防部長,本古立昂並沒有為自己爭取什麼特別的權益,而是像他對所有當時的以色列人所說的,以色列人的未來在內蓋夫沙漠,這是他倦勤後,馬上到斯德包可集體農場申請成為農場成員的原因。

本古立昂生前對以色列人說,人要實踐他所說的話,而他就是實際去實踐自己話的人物。

儘管本古立昂一九五三年自動辭去總理與國防部長職務,但是繼任者於一九五五年又邀請他回政府擔任國防部長職務,而他隨後又接任總理職務到一九六三年才去職。

在他重回政府工作任職期間,本古立昂仍是斯德包可集體農場的成員,每年的逾越節都回集體農場過節,一九六三年再度從政府退休後,他帶著妻子再度回集體農場工作。直到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去世後,他就埋葬在附近的墓地。

本古立昂是帶領以色列復國成功的最主要人物之一,在他手上,把以色列的典章制度,民主選舉方式完成大半。

在他功成名就之際,他急流湧退,甘願平凡地到荒蕪之地的沙漠集體農場中開墾,且儘管他再度回到政府工作,他仍保持集體農場成員的身份,在再度退職後,馬上再回集體農場工作。

本古立昂的以身作則方式,讓以色列人懷念他,這也是至今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到他故居憑悼的原因。

相關新聞
以飛莫斯科航空班機  輪胎故障緊急返航
巴勒斯坦發動慘烈自殺炸彈攻擊  以升高警戒
自殺炸彈攻擊:以巴衝突的標記之一
席哈克訪埃及  為中東和平謀出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