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流產 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

標籤:

【大紀元5月26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綜合東帝汶狄力25日外電報導〕隨著東帝汶政府軍與遭革職士兵間的暴力衝突愈演愈烈,來自澳洲的首批國際和平維持部隊25日抵達東帝汶,將協助東帝汶結束這波該國獨立四年以來最嚴重、疑為流產政變的暴力衝突。在此同時,政府軍與遭革職士兵之間的交鋒,已蔓延至首都狄力,至少造成五人死亡與數十人受傷。

東帝汶總理阿卡提利25日說,他曾稱這波暴力衝突是憲法政變企圖,「而今這顯然是真的想徹底推翻政府」。

阿卡提利說,這是一場政變,但政變已經失敗,因為當局已控制情勢,「國際部隊已開始抵達,(政變 )企圖已經失敗」。

叛軍領袖肯定國際插手

但遭革職士兵的領袖雷納多上校說,他們無意推翻政府,並稱國際維和部隊進駐有助於避免內戰。雷納多告訴英國廣播公司,外國部隊是避免東帝汶內戰的唯一之道,「沒有其他方式,否則戰爭將永不停歇」。阿卡提利稍早發表聲明指出,國際維和部隊有助於重拾當地秩序與民眾信心,讓東帝汶儘快恢復正常。

東帝汶這波暴力衝突始於3月,表面上的起因是軍隊爭取福利,但幕後有著東、西兩地人民的地域情結作祟,以及在野黨趁機搧風點火。

地域情結擦槍走火

佔東帝汶部隊逾四成的六百名士兵,因發動罷工爭取福利,背上擅離職守罪名遭到革職。但遭革職士兵抗議說,部隊高官都來自東部,他們因為來自西部遭受歧視,才會被革職。遭革職士兵與政府軍上週爆發暴力衝突,其中部分參與暴亂的遭革職士兵已逃離狄力,躲藏於附近山區,並威脅若無法復職,不惜發動游擊戰。

澳洲總理霍華德表示,首批一百名澳洲部隊的目的,在於確保狄力機場安全無虞與協助穩定當地秩序,「我們希望能確保機場持續開放與正常運作」。

東帝汶外長霍塔24日呼籲國際社會派遣部隊馳援後,澳洲便允諾派遣一千三百名維和部隊隊員,馬來西亞也將派遣近五百名軍警。此外,新西蘭與曾殖民統治東帝汶四百年的葡萄牙,也將派軍警協助平亂。

美國大使建議撤僑

政府軍與遭革職士兵在狄力的戰鬥,25日進入第三天,連總統古斯莫官邸與聯合國機構所在區域附近都發生槍戰。狄力數區陷入火海,荒蕪街道旁的民房與店家冒出沖天黑煙。

許多外籍人士搭機離境,包括四十名澳洲大使館人員及其眷屬。美國大使館也下令所有非必要人員撤離,且建議當地美國公民離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盟版權規定對Shein有何影響
俄羅斯法院判處美國士兵三年九個月監禁
布林肯:中共必須停止支持俄羅斯的國防工業
人民幣兌俄盧布跌至1年多來最低 釋何信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