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巢隨筆(161-4): 探訪與撞擊

—— 臺北文化之旅
黃翔
【字號】    
   標籤: tags: ,

文化的傳承與消解

在臺灣,同文化界的朋友們交往,感覺很樸實、和睦,人與人之間彼此不故作姿態或矜持;即使掛了個什麼職位的人也沒有那種令人厭惡的「文化宦官」的習性,那種居高臨下的令人可悲的踞傲。其間,除同《創世紀》等朋友們接觸外,我也受到了《葡萄園》的一群詩人們的盛情宴請,同文曉村、金築、台客、王牌等人見了面,大家圍坐一桌,親密無間。因為我曾長期生活在貴州,貴陽是我的第二故鄉,也算貴州貴陽人,席終,來自貴陽的老詩人金築特意唱了幾首充滿貴州苗族風情的民歌。他的嗓音高亢洪亮,七十開外的人了,仍然充滿青春氣息,博得滿座掌聲。他為人虔誠,我感覺他身上自然流露出一種基督徒的博愛與悲憫情懷。我應同桌詩人們的要求,當場朗誦了一首詩《逃避逃亡》,靈肉灼痛,聲淚俱下。我告訴大家,漂泊美國並不是我的意願,而是一種迫不得已、無可選擇的選擇。我生活在自由世界,卻無時無刻不眷戀生我養我的那一方水土,從離開中國的第一個瞬間起,我就開始懷念中國。這種感情,一桌人都深有體味。

頒獎典禮和座談會後,在綠蒂的聯繫下,我訪問了《聯合報》副刊,拜會了副刊編輯陳義之和田新彬,並給他們留下了幾篇詩文。也同剛從德國回來的龍應台單獨見了面,這位女作家送我一本新著《百年思索》。詩人高準和楊平各自邀請我去他們家小住,最後我去了遠在內湖的楊平的家,他家隔張默很近,又再次與張默見面並受到他的個別宴請。同時,在楊平的熱心安排下,專程拜訪了老詩人羅門、蓉子夫婦,另外還同全力以赴競選總統的作家李敖作了一次電視對話。關於羅門和李敖我下面還要談到。

逗留臺北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有一個人,老作家王璞。他是《藝文影庫》的獨立制做人,拍有一套具有文化史料價值的《作家錄影傳記》和《中華民國藝文活動》紀錄片。前者已拍完五十二部,後者將近一百部。他所拍攝的《作家錄影傳記》,目的在於倡導全民錄影,保存中華文化,起到積極的文化傳承作用。所選拍攝對象都是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多數為七、八十歲至八、九十歲高齡,他說再不搶拍就來不及了。我的座談會和同李敖對話他都做了錄影,並破例為我拍了一部自述性紀錄片。令人特別感動的是,他完全是自費進行這一具有巨大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的工作,每拍完一部都免費相贈一部。七十歲高齡的老人了,每天馬不停蹄、無日無夜地工作。將來他要把他所拍的全部錄影奉獻給大學和博物館,以聲音和圖像的立體形式為後人留下前人文化活動的珍貴歷史記錄。他這種文化使命感和獻身精神使人無不感動。

臺北到處是書店,整座城市雖然陳舊,卻瀰漫著一種濃鬱的書香。臺灣出書雖然很精美,但容量很「小」,一般出版社都拒絕出大部頭,這也許同臺灣讀者面小、發行量有限有關,也許也同文化趣味不無關係。臺灣不像大陸擁有宏篇巨制的文化市場和眾多的讀者群。我想大陸許多通過書本閱讀人生的人無不喜歡看歲月綿延的東西,他們永遠不會嫌展卷在書中的生命太「長」,反而害怕它太匆促、太急迫、太短暫,刹那消失。文學作為一種生命含金量極高的文化形式正在臺灣無形地消解。人們似乎願意關注和消閒於滿目閃爍的金沙,而無意於窺探和開採哪怕一座金礦。像前面所提的啞默式的近千頁密密麻麻的書,在臺灣可能要分成四、五本出版,而且也無出版社願意承擔出多卷套書的風險,出了也走不動,銷售空間有限,唯有自費出版,在圈子內交流。一位曾收下我的書的出版商介紹,臺灣讀者都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女性,她們不愛啃那些「博大精深」的文學,而喜歡輕鬆愉快的一次性文化消閒。以飲食文化比喻,大概可以這樣說,臺灣的少女們喜歡牛奶、咖啡、甜點,不愛喝茅臺、釅茶和苦藥。這是否無意間會不自覺地造成一種文化偏食,進而引發日後精神營養不良的後遺症?但大陸不是這樣,人們既接受大陸的文化,也喜愛臺灣的文化,閱讀趣味比較兼顧和平衡,絕不會出現那種因令人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而把讀者嚇跑的現象。出版商為市場而運作,不僅被動地迎合了世俗的趣味,也潛在地疏離了文化的承傳、助長了真正的文學存活空間越來越狹窄的趨勢。臺灣也有極少數對文化發展投以關注的出版家,他們除了出的書品味、格調都很高,甚至寧可虧本也願出版有文學價值的作品。

在臺灣活動期間,臺北新詩學會的林文俊曾同我走訪了幾家出版社,包括爾雅、文史哲、九歌、正中。爾雅的主人是詩人隱地,他送我一本他出版的《山居筆記》和他自己的作品《法式裸睡》。我的一部長篇給了一家出版社,這是我的一部「追憶逝水年華」,深水中潛藏歲月的雷霆、海嘯和風暴。一百多萬字的東西,出版商從商業角度考慮,表示祗能出版三十萬字,我沒有同意。以前香港和紐約的中文出版社也曾有過類似的商業性要求,我寧可維護一份文學的純粹和人生的本真,也不願媚俗。目前,一份青春的日本雙語文學雜志,以新世紀大地、天空和海洋的色彩命名的《藍》,表示願意連載。我相信,這部嚇退許多出版社的大長篇最終會有它的文學知音。

去了楊平家後,他曾同我逛大街、串書店,並引我去了一處叫「紫藤廬」的清雅去處,真是「青茶滴露、紫藤結緣」的妙境,使我想起五更鼓茶室的雅趣。果然在那兒風流倜儻的楊平遇見幾位騷人墨客和妙齡女子。

李敖的秘密書房也是楊平同我去的,李敖同我有相似的經歷和遭遇,反叛和挑戰是我們共同的精神性格。但我們也有相異的地方,李敖是現實者,我是夢幻者;李敖堅持對這個世界施行報復,我表示痛苦使我學會的不是仇恨而是寬容。李敖和管管一樣:絕不饒恕!但他表示現實的李敖並不拒絕夢幻的黃翔。李敖是個著作等身、甚至「著作超身」的人,但他說他的幾十本《李敖大全集》完全是他當個體戶自費出版的。臺灣任何文學選本都不選他,更不用說獲獎!他身上有一種「自己搶救自己」的精神。儘管某種人生姿態不儘然一致,但是雙方的對話卻是極為坦蕩的。

唐山出版社2001年出版
台灣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333巷9號B1
電話:(02)23633072
傳真:(02)23639735
http://www.tsbooks.com.tw
ISBN 957-8221-59-2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六月,我應邀赴斯德哥爾摩。同時受到瑞典邀請的還有作家劉賓雁、鄭義等人。因為同住新澤西,我與劉賓雁同行,飛抵斯德哥爾摩後,來機場接機的是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羅多弼教授,他是斯大中文系主任和亞太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前任就是著名漢學家馬悅然教授。
  • 常常夢想去探幽、去獵奇、去冒險,去尋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因此總是想到那些陌生的遙遠的地域或奇異的國度。卻怎麼也未曾想到,這樣令我渴求已久的地方竟然在我的眼皮底下,在我的腳下,就在我所居住的新澤西境內六旗冒險和荒野獵奇大樂園之中。
  • 現在這地方已把柵欄圍了起來,往日人們郊遊時可以隨意在山頭上野餐,坐在古代海盜或國王的頭頂大吃大喝,以飽肚腹,然後拉屎撒尿。
  • 車子駛出動物保護區朝六旗公園大冒險和大歷險遊樂區駛去。當我們的車子來到遊樂場門口,大如天安門廣場的停車場上,早已黑壓壓地擠滿了車輛。我們在停車場繞來繞去,好不容易纔找到一處停車的位置。這兒與動物保護區迥然相異,一進門感覺像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
  • 入冬後一直陽光燦爛,但眨眼間這幾天突然下起雪來,很快就把整個新澤西鋪上厚厚的一層,房舍和四周景物的輪廓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四野一片新鮮的雪色。雪還在繼續下著。我坐在冬日的太陽房裏,屋裏暖融融的。
  • 1999年9月13日,瞬間感覺世紀末臨近,即興在太陽房裏寫了一首詩《千年禧》。正好偶然翻看美國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見副刊上「詩迎千禧年」徵詩有獎活動,就隨即寄了去一試,也無所謂獲獎不獲獎。
  • 由臺灣老作家無名氏出面,邀請了臺灣一些著名詩人為我在臺北五更鼓茶室舉行了一次詩歌座談會。之前,無名氏先生為我選出部分詩歌和有關我的資料寄發與會者。會上,我與臺灣詩人相互贈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