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媽媽的愛 所以我還活著

銘慧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母親節將屆,因為有她偉大的愛,所以我能走過生命的最低潮。又是一個可以聽到「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的特殊日子。

年屆40,今天依然可以看見我活在世上,真的只因為我有一位愛孩子的媽媽。希望這個放在心中的成長秘密可以提醒很多忘記感謝媽媽的人,想想媽媽對你的照料,然後好好照顧好自己以作為對母親感恩的謝禮。

誰的生命歷程中都難免會有不如意,我也一樣。

從小就覺得沒有人疼我,姐姐很少挨打、挨罵;弟弟是男生,總是有新玩具,即使常常拿到玩具的短短時間內就將它解體也依然可以再有新玩具!我只想要一個洋娃娃,卻怎麼也要不到!做的家事較多,有時候因為貪玩而把媽媽交代的事忘了一、二件,那一、二件忘記完成的家事就成為我挨罵或挨打的充分理由。

這樣的生存事實,讓我把鄰居逗我的玩笑話都當真(無成人的輔導),總是相信自己是爸爸、媽媽發揮愛心從巷子口撿來的棄嬰。雖然挨打、挨罵是家常便飯,因為感謝這對爸、媽的收留,也就沒有對他們的任何埋怨。只是會在覺得委屈時,在心中深切的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早日來找我並帶我回家,直到20歲,這個心願都沒有改變或降溫。

19歲那一年的暑假,看似樂觀、開朗的我,遇見想結束自己生命的人生大挫折,有將近整整一年左右的時間,我無法揮去想結束生命的念頭。當時,那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大到天都垮了的感覺,因為自責與完美主義的性格傾向使我無法承受它。那樣的感覺強烈到只要是課餘時間在宿舍的寢室裡或放假時間在家,心中就只有一念─ ─拿刀在手腕上劃出一道深深的傷口,讓血從那裡流乾,我才會乾淨,才能有乾淨的身體。

為什麼我沒有因為這一念而拿起刀來劃手腕呢?不是因為怕痛,當那種感覺充斥在我心中時是不會考慮痛與不痛的。沒做傻事,沒有真的尋短,只因為從小看著媽媽辛苦持家─ ─既要做家事,更要幫忙田裡的農務。即使身懷六甲還得與祖母、姨婆或嬸嬸一起曬稻穀。在我小四長水痘前,是個身強體壯、懂事能幹的孩子,不但很少需要大人的照料,還總是大人的好幫手,甚至有些事是獨當一面完成的。所以,只有在身染水痘期間因為生病而特別受到媽媽照料的印象:半夜裡,她起來看看我,到我的臥室裡來餵我吃藥。

雖然只有一次被愛、被呵護的經驗,然而它與疼惜媽媽的心情,在我想死的那段時光中,支持我對抗自殺的強烈念頭,她已經很辛苦了,我如果死了,傷心的媽媽活得下去嗎?太多人的自殺故事讓我深思,我能死得自己解脫,媽媽也快樂嗎?沒有,真的沒有。於是,十分不想活的自己不斷告訴自己:「為了媽媽,不能死,再歹活也得活著。」大約有6年的時間吧,我才漸漸離開行尸走肉的日子。如果當時沒有想到媽媽,現在我的學生少一個可人和藹的老師,服務縣市的教育局也少一段特殊教育的輝煌歷史。

隨著成長,漸漸清楚許多孩童時期的疑團,也因為自己學教育,可以將學到的教育理論應用在自我改變上。母親節前夕,想與天下母親分享:讓孩子知道你有多麼辛苦的持家,偶爾與孩子聊聊心事,讓他知道媽媽的人性、人生與對他們的愛。這樣做,當他遇見生命瓶頸時(這是家長無法預知、更無力避免的)他會想想活著為了什麼?曾經我告訴自己:「人要好好的活著,要為關愛我的人活下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媽媽這些年形影不离地陪著我東奔西走,我和媽媽都很想念外婆,所以昨晚我們就回到武漢了。”今晨(5月8日),劉亦菲告訴記者,今天是母親節,媽媽這回能過“雙重”母親節,一面接受自己的祝福,一面將問候親自帶給外婆。其實作為很多年輕演員來說,能像劉亦菲這樣跟媽媽一起過母親節的太少,大多數還是身在拍戲片場,只能通過電話向媽媽表示一聲問候。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德里克‧萊恩(Derek Lane)和林賽‧萊恩(Lindsay Lane)夫婦即將迎來他們結婚23周年紀念日,他們共同培養了一種自我控制和培養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語言是有力量的,規定一家人永遠不說「我恨你」這三個字,這幫助他們的五個孩子專注於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
  • 十年前,一位有遠見的母親帶著對美國傳統價值觀的由衷欽佩、對學習永無止境的熱愛以及傳播善意的使命,踏上了在家教育(homeschool)的旅程。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兒了?如今,走進百貨商店的玩具通道會讓你嚇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燈光向你閃爍著,預先錄製的聲效在空氣中噼啪作響。一切都過於張揚和誇張,到處都是醒目的商標。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兒了?孩子們對世界最初體驗的那些健康又美麗的玩具在哪裡?好在它們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往更少見到。這裡列出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清單,這些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想像力、樂趣、創造力以及與美好現實聯繫的體驗。
  • 「為什麼要生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給我們的人生與家庭帶來哪些快樂與好處,這些也許更真實一些。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