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尊嚴」字慧(六)

蘇金國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1日訊】奇妙的漢字
  
常用的漢字部首邊旁不多,如果都認得,對初學的人來說,容易辨識,記憶快。比如說,模 不清有三個類似的詞:月光暗淡下的『朦朧』從『月』;日光暗淡不明的『曚曨』從『日』,目光不明的『矇矓』從『目』,一說就清楚明白,其他邊旁部首也一樣。偶爾有些被借用的另當別論,但字數不多。
  
曾經聽說有一次,一個初學漢語的外國人問他的老師:「漢字裡一般金屬製的東西多數從『金』,竹子做的從『竹』,『土』、『石』等也都一樣。但是 ……」邊說邊指著喝茶用的杯子說:「杯子的『杯』為甚麼要從『木』呢? 它並不是木頭做的呀!」他的老師解釋說:「是啊!這個茶杯的確不是木頭做的。也因為用木頭做杯子不太合理,所以當時造字的聖人才會在『木』字旁加了一個『不』字,說明:『不』要再用『木』做杯子,以後杯子也『不』會是『木』了。」問的人無話可說,樣子是心服口服了。大家都驚嘆漢字真是奇妙!
  
又有一個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漢字裡『耳聞目睹』的『聞』與『睹』學起來多明快,可是偶爾也有用『聞』字去嗅香味的,譬如花香處處聞的『聞』,耳朵如何能嗅出香味呢?
  
這個說來話長,一個人的知覺簡單的說可分為五種,也就是:有五個口岸聚集在一個知性裡:眼晴的視覺所見、耳朵的聽覺所聞、鼻子的嗅覺所受、舌頭的味覺所感、身體的觸覺所知,都集中到心裏的一個聚點,再從聚點,分散給其他感官認知。舉個具體的例子,當我們看到小孩在身旁拉屎,心裏肯定感受到那個難聞的氣味,不管鼻子靈不靈。這是感官在知性聚點裡相通的緣故。所以當你耳邊響起身旁有人放屁。一股不是從鼻子來的氣味會直逼你的感覺,讓你由耳朵感受到那個臭氣。這是耳朵聽覺讓知性感受氣味的印證。我們的祖先早悟到這個道理所以用『五個口岸』『吾』字來代表『我』,企圖減輕對『我』自身的執著。而當我們能真確認識到自己的本性:原來我的一切舉止行動,都是由那五個知覺在執行,我若妄加支配,就要常出亂子。我確實應保持清醒才好;看清自己,把自己從虛假的執著中拉拔出來。「吾」的行徑越明朗,自我的執著越能捨掉。這就接近悟的境界了。
  
由上面讀到的「臭」字又使我聯想到自高自大的人不受歡迎就像臭氣不受歡迎一樣。造字的聖人可能是利用這種性質相同的特點造出「自大一點」的(臭)字來。它凸顯一個真相:只要自大一點,就會像臭氣一樣,使周圍的人難受。 @(http://www.dajiyuan.com)(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記得許多年前我讀過聯合國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是一位人類學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多方的探討後,寫出來的,內容主要是說他獲得一個可靠的結論:「人類最早的貸幣是貝殼。」那時我就想起「買賣」二字不是從「貝」嗎?原來我們的祖先在文字上告訴了我們,上古時代的人,就是拿「貝」殼來做買賣。可見這個文字就是活的歷史見證啊!
  • 一個字一尊佛

    漢字豐富的內涵,提供給我們一個非常廣闊的思想空間,讓我們盡情暢遊,開創各種崇高聖潔的意境,並能提升我們的悟性。

  • 我們的祖先最重視人格品德的修養。從文字創造的用意可以揣測得到。譬如懺悔都從「心」,意思是對自己的錯誤罪過感到痛心,表示願意從心念上悔改。從字的結構上看,我們不難可以理解成:「人人」的「心底下」都可能藏著「非」分、「非」法、「非」禮的錯誤觀念,甚至想動兵器「戈」去爭去鬥。是以,須要「每」天從「心」裡去發覺,盡力革除,那些非分、非法、非禮的錯誤觀念,言論及行為。這樣的懺悔在佛經裡說,可以得到莫大的功德,是真正的無量功德。
  • 有時我們經歷了一些事情悟出一些道理後,偶爾看到我們所用的文字,一時會驚覺:原來這些道理文字上早提出來了。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