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韓進球爭議 足總相信人腦勝電腦

標籤: , ,

【大紀元6月2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日綜合報導)世足賽法國對南韓之戰出現攻門爭議球,但國際足球總會仍堅持立場,表示在判斷進球的科技達到百分之百正確可靠水準前,不考慮使用這些技術或影像證據裁定進球與否,仍將繼續讓主審擁有最終裁定權。

足球賽的主審必須在瞬間判定球員攻門時皮球是否完全越過球門線,而有時他們根本沒法看清楚。本屆世界杯開賽至今已出現兩次明顯誤判,凸顯了這項缺失的嚴重性。

法國十八日出戰南韓時,中場維耶拉在第三十二分鐘頭鎚攻門,雖遭南韓門將李雲在拍出,電視重播畫面卻顯示球已經越過球門線。

然而由於墨西哥主審判定球未進門,揮手指示繼續比賽,已進一球的法國失掉了原應以二比0領先的優勢,終場遭南韓以一比一逼和,可能影響晉級希望。

法國隊教練杜曼奇說:「影像證據與技術支援未能在此處派上用場,委實令人失望。」

其實早在十一日阿根廷對象牙海岸之戰後,阿根廷即曾抱怨在類似情況下損失一球。

儘管如此,國際足總堅持,足球比賽仍不會採納即時重播方式或影像證據作為裁斷依據。國際足總聯絡處主任席格勒說:「我們不想那麼做。」

席格勒表示:「我們對檢討技術支援問題抱持開放態度,但要採用這些技術,得要發展出百分之百可靠的系統,否則我們不會採用。」

板球、冰球、美式足球、擊劍、體操和網球等運動,都已經在過去幾年以各種方式採用影像證據。

但足球運動迄未跟進,藉此科技判定進球與否,國際主總主席布萊特曾表示:「比賽務必要保存其人性面,包括失誤在內。足球賽太過科學將喪失其魅力。」

目前,影像證據在足球賽只供用來在賽後找出主審沒看到的犯規動作,以懲處違規球員。

相關新聞
李家同:攸關人類福祉的科技不得操在少數人手中
李家同:步上恐龍的後塵
李家同:不要再強調「高科技」了
李家同:科技政策應「寧拙毋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