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五百年 木笛合奏之美

font print 人氣: 6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詩婷╱彰化報導) 成軍18年的彰化縣木笛合奏團,將於6月24日〈六〉晚上七點半於員林演藝廳,以多變的合奏方式展現經典與現代的曲風,最特別的是原汁原味呈現五百年前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服裝與舞蹈。

高音直笛是國中、小學生人手一把的樂器,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直笛之美是透過木笛家族合奏形成,包括超高音笛、高音笛、中音笛、次中音笛、低音笛、倍低音笛,不同音域的木笛各自展現最佳音色。團員之一、芬園鄉石牌國小老師鄭佳伶吹奏高達170公分的倍低音笛,她表示,木笛家族是合奏最好聽、音響最和諧的樂器。

彰化縣文化局木笛合奏團成立於民國76 年,是全省最早成立的教師木笛合奏團。致力於推展木笛音樂普遍化,由早年的校園巡迴到近年的教師週三進修研習、寒暑假的集訓及定期音樂會的發表。目前由服務於線西國小的曾榮湶校長擔任團長及留美木笛演奏碩士吳明宗老師擔任指導老師。

鄭佳玲認為,這個時段讓老師們轉換角色變成學生,是一周裡沉澱休息的時間,回到教學現場能以同理心對待學生學習音樂;因為對直笛更加了解,也更容易找到指導學生的方法。

此次音樂會演出多樣化,包括大合奏、四重奏、二重奏及獨奏的表演,包括文藝復興音樂與舞蹈、巴洛克經典音樂、爵士與現代…等,曲目:巴望舞曲、嘉雅舞曲、巴哈管弦組曲、桂河大橋、陽明春曉、民謠組曲……,其中呈現500年前文藝復興的人以木笛伴奏、一邊高歌起舞,帶給觀眾穿越時空的視覺享受。(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將至,嘉義縣政府教育局規畫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以表達教師們教育下一代的貢獻。自9月21日起在創新學院、文昌國小等地將有一系列的教師節慶祝活動,包括學生八佾舞、教師木笛合奏、師鐸獎等計371位優良教師表揚及將北上接受中央表揚的中埔國中校長朱坤能校長等6位服務滿40年資深優良教師。
  • )蘇麗敏、黃曉君、張以玲、楊芳昇等四人組成的福爾摩莎木笛四重奏,三十一日將在台北縣板橋藝文中心演出「狂戀木笛3 -發現木笛的姿態」音樂會。您不但可以看見文藝復興、巴洛克式木笛、兩公尺高的倍低音木笛、方形笛,還首次將技術難度較高的前衛音樂帶入音樂會中。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