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罷免案凸顯憲政問題 學者籲台朝野全面修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五日電)罷免、倒閣等議題凸顯憲政問題,政治學者今天表示,如果制度沒改變,所謂中間理性可能只是「中場休息」,從憲政高度談問題,才能根本解決問題;各政黨應全面參與修憲,且不只是增修,必須整個從憲法本文修改。

台灣智庫舉辦「危機與轉機:台灣目前的政爭與憲政困境」座談會,中研院社科中心助研究員徐永明表示,當台灣政治體制是多數決,制度就是鼓勵對撞,如果制度沒改變,所謂中間理性是否只是「中場休息」?台灣必須改變遊戲規則,往共識民主方向走;此時應從憲政層次的高度談問題,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所長周陽山說,罷免案機制啟動之後,呈現憲政體制一些重要問題,重點在於「選舉民主」缺乏制衡機制,台灣有罷免、彈劾、倒閣等機制,卻未必妥善運用。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二十一世紀憲改聯盟顧問陳耀祥表示,罷免等議題主要是制度面問題,台灣的憲法設計得不好,例如「權力下放」是政治語言,還是憲法語言?國民黨時期以來,憲改共同特色是總統擴權,憲法原偏向內閣制,但後來行政院長變成只是總統政策的執行長。

陳耀祥說,台灣政治危機層出不窮的原因,在於制度設計不清楚。各國的罷免設計都比選舉更複雜,因為是從權力控制的角度看問題。他也質疑,下屆立委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但目前公職人員選罷法未修正、新選區劃分未完成,倒閣後若解散國會,立委如何產生?

陳耀祥表示,憲改聯盟主張推出比較安定的憲法制度,最好是制憲,如考量統獨問題無法制憲,也希望全面性修憲,將中央體制做明確權力歸屬和監督;希望各政黨能全面參與修憲,且不只是增修,要從憲法本文修改。他並建議採三權分立,因為監察院癱瘓一年多,大家認為沒有監察院也過得很好。

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李酉潭也說,罷免權是不當設計,美國的彈劾制度比較恰當。台灣一定要修憲或制憲,才是正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