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式的環保意識與實踐–花錢買心安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九日專電)空氣與水源的污染、地球暖化的問題都可能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然而,知易行難,環保的徹底實踐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美國有不少基金會及組織提供人們一項解決之道─繳錢給他們,讓他們幫忙做彌補的工作。

Conservation Fund 就是其中一個組織。如果你經常旅行,不論是搭飛機還是開車,雖然自己意識到這些交通工具製造廢氣對大氣層的影響,卻無法改變生活模式,Conservation Fund 幫你想到辦法 — 上這個組織的網站,登記自己一年使用交通工具的次數,一套特別設計的程式就可以算出你一年製造的廢氣量及折合的「補償金」數額。你可以匯這筆款項給基金會,而基金會再把這些捐款用來植樹,或是捐給環保及替代能源的研發單位。

美國的許多大城市對垃圾分類的要求並不夠嚴格,而許多都會人雖然明知垃圾應該分類卻很難徹底執行。有感於自然環境遭垃圾污染毒害的人,也可以透過網路和這類基金會聯繫,看看自己造成的污染可以花多少錢讓別人代做彌補的工作。

都會區的美國人用電量相當大,目前能源工業的發電廠多半排放大量的廢氣。用電的消費者間接的也是污染製造者。消費者如果想做點彌補工作,也可以購買音樂會或是球賽門票時順便購買「綠色籤條」。這些相當於環保捐款的錢會由環保組織統籌,再捐贈給環保單位來執行各種自然保育的計劃,例如在原住民地區建再生能源設施或是大規模的造林。

這類基金會的作業必須非常透明,才可能獲得人們的信賴。在舊金山的非營利研究機構 Center forResource Solution 就專門做環保代工基金會及組織運作的驗證工作。

相關新聞
溫室氣體管制官司 美最高法院受理
沙塵暴挾菌 較平日增6倍
掩埋場所在村里 明年起免徵垃圾費
北市晚10點-早6點 動力機械施工 不准「噪」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