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頭錘」的爭議該落幕了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志達綜合報導】原本應該隨著賽事結束的世界盃,因為席丹(Zidane)突如其來的對人「頭錘」而紅牌出場以及導致該事件的罵人內情延伸,導致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語出驚人地說「有可能收回席丹的金球獎」,使得該新聞仍然佔據媒體版面,不過套句俗話說這算是「歹戲拖棚」,這樣不良示範的爭議還是及早落幕為好。

「忍不住」,還真的不行

世足賽金球獎得主席丹(Zidane)因不當「頭錘」紅牌出場。(Getty Images)

在球場上,對人「頭錘」的代價是立刻紅牌出場,這也說明了該行為在競賽場上是不被接受的行為,不管是什麼理由,即使出自於表現優異的球員席丹身上也不例外。賽後席丹解釋他這個讓人訝異的舉動的原因是遭到對手用惡毒的語言侮辱了母親與姐姐,也就是對方罵了不堪入耳的髒話,他受不了,所以反擊了。不過這真的是因小不忍而失大的典型案例。

「忍不住,所以反擊。」這樣的事件,在有身體接觸的比賽中特別容易出現,雙方在以肢體衝撞的較量過程中,比拼的多是力量,因此也容易變成暴力取勝的較勁,而忘記了以球會友、公平較量、君子之爭的的初衷。

因為忍不住而反唇相譏、以言語暴力相向的事件其實是一種匹夫之勇、以惡制惡的表現。在球場上除了口頭的「言語暴力」之外,更有以暴力傷人而取勝的不當行為發生,也因此容易引發更集體的互毆打架事件。

如籃球也經常有以手肘傷人搶球的小動作,而足球是以腳鏟傷人而搶球,甚至還有為了取信裁判作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決,而專門訓練演出誇張逼真的受傷動作來影響裁判,也就是作假。這已經不是少數人的惡行,而已經是劣幣逐良幣的集體沉淪。

「作假」、「暴力」是不良示範

上一屆世界盃在南韓,許多場次的裁判判決爭議都是與這種似乎「假受傷」的演出有關。這種表演或許一時可以矇騙裁判,但是在後續的攝影、討論中是很難矇混過關的。當真相被揭發時,那可是要賠上以往累積不易的信譽,成為不良示範案例遺臭球壇。

而且這種表現是得不到觀眾的認同,除了勝之不武之外,甚至還會導致觀眾逐漸失去對比賽真實性的信任而離開球場。試想,一場「作假」的比賽如何能贏得觀眾的「真心」支持呢?

然而,目前許多的職業比賽球員卻作出了不良的示範。籃球場上球出界時,清一色的都指向自己得球的一方,不管看沒看見、碰沒碰到?為了爭搶球權,以手肘撞人(籃球)、腳鏟傷人(足球)、或是身體直接撲擊衝撞(冰上曲棍球)而導致對手受傷情況數見不鮮,而且透過電視轉播畫面不斷的告知了觀眾,那作了這樣反向教育宣導的,還可能都是出名的運動明星,那不是很不當嗎?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不重視運動精神的觀眾與新生代球員,那最後受傷害的還會是自己。

奠基在公平競爭精神之上的競技才是比賽的意義所在。(Getty Images)

大部分的學校與家庭教育都教導人們要有運動家精神,強調公平競爭,而且希望比賽歸比賽,儘量不涉及其他;認為比賽只是一時,典範才能歷久彌新。

勵志、鼓舞人心的運動電影片,不也都是強調運動家精神的實踐嗎?職業運動場上少數只求勝負、不顧運動精神的表現,都應該以更長遠的角度來加以思考,負起教化社會的責任才是長久之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SBL戰事激烈 勿忘運動家精神
馬特拉吉承認辱罵齊達內
FIFA主席:齊達內有可能失去世足金球獎
齊達內紅牌效應:歐洲足球場的種族歧視現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