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籲領導莫為家鄉謀特權 暗有所指

人氣 1

【大紀元7月20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方德豪7月20日撰文)中國旗艦官媒《人民日報》最近刊登文章,呼籲領導人不要為家鄉謀“特殊”,恰巧同一天英國路透社報導,指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尋求影響十七大的人事安排。

《人民日報》7月19日在第4版刊登了一篇題為〈學三位黨的領導人,不為家鄉謀“特殊”〉的文章。該文指出,之前中共的書記處書記之中,包括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始終未對自己的家鄉有過任何“特殊”。但文章同時強調,“並不是每個共產黨人都能做到這一點”。

這篇署名王義堂的文章認為,在中國社會生活中,“國家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集團化,集團利益個人化”的現象時有出現,部門之間爭權、部門的規定與群眾爭利的情況也未杜絕。

王義堂的文章又指出,一些幹部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一些部門認為能為部門爭來權力、利益的幹部是“好領導”、“好幹部”;一些地方認為敢“照顧”家鄉的幹部是“敢辦事”、“有本事”、“對家鄉有感情”。在這種觀念支配下,為部門謀利、為家鄉特殊開綠燈之風在個別部門、個別地方愈演愈烈。

巧合的是,在此文刊登的同一天,路透社表示,已退休的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正悄悄地重出江湖,很明顯正試圖對明年中共的人事變動施加影響,維護自己以往的政治建樹。據路透社報道,中共內部消息來源指出,江非常急切地希望確保其在中共17大的換屆選舉中不會喪失所有的政治影響力,而在這次選舉中,胡無疑將被再次任命為政黨領袖,並採取措施進一步加強他的權力。

據路透社的說法,胡將在這次大會上任命他的接班人。路透社引述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中共退休高官表示:“江希望能夠對17大施加影響,但是是否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路透社又指出,2005年,江澤民對政治沒有太多興趣,因為期間他的長子江綿恆正在醫治肺癌。但是,當他兒子治療成功後,他開始又重新回到政治上來。

應該指出,這兩篇文章的出現是否巧合難以斷定,但外界不少人認為來自江蘇揚州的江澤民跟其第二故鄉上海關係非比尋常,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在現屆的政治局常委裏,包括吳邦國、黃菊等,都曾在上海工作。

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現時是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又據中科院官方網站,江綿恆現時仍然擔任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公司、上海機場集團公司等單位的董事會成員;據上海《解放日報》去年3月一篇報導指出,上海正興建一座上海航太城,預計一期工程2007年完工,中國的航太中心在甘肅蘭州,航太工業本來也是甘肅用以招徠外資,振興大西北的一個賣點,但上海要跟內陸甘肅爭利,此事當時已引發不少爭議。

王義堂的文章沒有點出的是,像在八六年學潮後下台的已故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對秉公辦事一條也是甚為堅持。據胡耀邦女兒滿妹在《思念依然無盡——回憶父親胡耀邦》一書指出,胡耀邦當農民的哥哥胡耀福的二兒子中學畢業,經縣裏的一個領導幫忙,在縣委招待所給安排了工作。胡耀邦得知後,馬上責令那個縣裏的領導把侄子退回農村去。另外,瀏陽縣委託胡耀福到北京找弟弟胡耀邦給家鄉批點化肥,胡耀邦火了,嚷道:“誰找我走後門、批條子,就是把我看扁了!” 胡耀福聽後,也急了,站起來情緒激動地說:“是老區人民要我來的,又不是為我自己!要是我的事,絕不來找你。”胡耀邦仍堅持說:“那也不行!”胡耀福一氣之下走了。

另一位已退休的前總理朱鎔基對秉公辦事,避免家族出現利益衝突一條,也是把關甚嚴。據說朱鎔基自17歲後從未回過湖南故鄉,怕的就是惹來利益衝突。有報導指即使其堂兄朱經冶找他,二人談話持續了兩個多小時,但他仍堅持“不會留他吃飯”。當年,當上海市長的朱鎔基對當時任上海紡織局黨委副書記的堂侄朱匡宇說:“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陞官。”朱鎔基說到做到,在上海4年,朱匡宇沒有動過職位。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這幾十年來也從沒有回過其成長的江蘇泰州。形成對比的是,江澤民曾於1991和2000年兩次回揚州探訪故居,而在2001年回江村的江氏祠堂祭祖。香港《南華早報》曾報導指,在江澤民安徽家鄉江村,江氏祠堂建得美輪美奐,江澤民的題詞、江澤民視察安徽時坐過的椅子和用過的茶杯更被當地官員和商人看作重要資產,“奉為聖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審判江澤民 加原告申請豁免送達起訴書
金正日未見中共使節 只帶口信給胡錦濤
古道:和諧社會,中共又一個欺世謊言
布什將於高峰會議外會見三國領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