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行腳眾生相系列報導之一

全民實踐的生活方式 藏傳佛教在西藏

人氣 6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特稿)藏傳佛教深入西藏每個角落,藏人會以定期朝拜聖湖,以及沿途跪磕、步行上千公里前往重要寺院朝拜的方式,表達虔敬不移的信仰。

西藏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的信仰中心,每天有大批藏人長途跋涉,從各地湧來朝拜。中央社

談到西藏,最鮮明的標幟就是悠久神秘的藏傳佛教傳統,以及布達拉宮、大昭寺等蘊藏豐富文物的宗教殿堂。據統計,首次到西藏的旅客中,九成以上都會前往參觀布達拉宮。

為防止販售假票或黃牛票的行為,遊客必須在參觀前一天根據身分證件領取購票憑證,隔天才能以身分證件和購票憑證買票,管理相當森嚴。

另外,購票進入布達拉宮後,登上「白宮」路程之艱難,讓人忍不住懷疑,這是測試朝拜者信仰虔誠度所設下的考驗。

首度抵達海拔三千六百多公尺的拉薩,多數旅客會出現程度不一的高原反應,在缺氧呼吸困難的身體狀況下,沿著白宮的數百級階梯拾階而上,只要走上八、九級階梯,就會出現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藏傳佛教將經文寫在轉經輪中,信徒只要將經輪順時針轉動一圈,就代表念了一次經文。圖為西藏布達拉宮前推動經輪的藏族婦女。中央社

除了歷代達賴喇嘛起居、誦經及處理行政事務的白宮,布達拉宮另一座主體建築是舉行佛事活動的紅宮;其中,紅宮的主要建築是靈塔殿和各類佛堂,五世、七世到十三世達賴喇嘛的真身金塔都存放在紅宮中。

根據藏傳佛教傳統,活佛真身經取出內臟,防腐處理後,就會被存放在靈塔內;達賴喇嘛真身存放於布達拉宮的真身金塔中,班禪喇嘛真身則存放於後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銀塔中。

藏人對佛教的虔誠信仰,表現在活佛的靈塔上,使得歷代達賴、班禪的靈塔都相當富麗堂皇。

以最具代表性的五世達賴喇嘛金塔為例,耗黃金三千七百二十一公斤,塔面鑲嵌吠琉璃、紅寶石、藍寶石、珍珠等一萬八千顆珍寶,塔門下第四層塔階中央還鑲嵌一顆大象腦髓中形成的明珠,相當驚人。

兩岸記者採訪團導遊小王說,傳聞十世班禪圓寂一百天後,其他僧人發現他的頭髮竟從身上所塗的金子裡長出來,指甲也依然在生長。有人說,十世班禪身體填充了藏藥,頭髮與指甲生長是藏藥的緣故;也有人說,十世班禪和藏傳佛教格魯派始祖宗喀巴一樣,達到佛祖釋迦牟尼的境界,不生也不死。

他表示,宗喀巴的真身在西藏甘丹寺,中國文革時被毀。不過,人們最後看到宗喀巴真身時,他同樣雙手合十打坐在那裡,頭髮已長過膝蓋,指甲已盤到肩上,都是圓寂後長出來的。

另外,藏人表達信仰的方式之一,是從青海塔爾寺沿途磕頭、步行前往西藏布達拉宮;從塔爾寺出發前,還要先在大金瓦殿前磕十萬次長頭,一般身體健康的人,也需要兩、三個月才能磕完頭,從塔爾寺出發。

每逢藏曆過年期間,藏人除了會到重要寺院朝拜,還會到青海湖、納木措湖這些他們心目中的聖湖,以繞行跪拜方式祈福,平均繞行一圈約需十多天;每年夏季的青海湖祭湖儀式中,藏人還會在寶瓶中放入五色糧食或珊瑚寶石,投入青海湖祈福。

西藏納木措海拔高度四千八百公尺,被藏人視為聖湖,在湖旁大石上掛滿各式各樣的經幡祈福。中央社

在這些聖湖及海拔高達四、五千公尺的唐古拉山、米拉山口等高山周圍,都可見到漫天飛舞的經幡,上頭寫滿密密麻麻的經文,風吹動一次,就表示懸掛經幡者念了一次經文。

這些實踐方式在外人看來,也許有些不可思議,但藉由肉體勞動及經幡等與漢人不同的朝拜方式,藏人在表達堅定信仰的同時,也讓世人見到他們與眾不同的智慧光芒。

相關新聞
中共怕什麼? 外籍記者不得自由行
廣州入藏列車最快八月開通
體檢加上逐步登高與放鬆 預防高原反應發生
青海爆發口蹄疫疫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