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長今》看中國文化神韻(上)

人氣 25
標籤:

【大紀元7月3日訊】

連接收聽

紀嵐:听眾朋友,您好!歡迎收听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的《九評》沖擊波。我是紀嵐。

陳楓:我是陳楓。這一期的《九評》沖擊波就由我和紀嵐一起為您主持。

紀嵐:陳楓啊,韓國古裝電視系列劇《大長今》在亞洲地區一經播出,便掀起一波強烈的韓流。人們不僅每日追看電視劇,而且在网絡論壇中談興濃濃。

陳楓:不錯,“大長今”旋風席卷亞洲乃至全球華人世界,歷久而不衰,在中、韓、日及港台地區都創下收視率第一的奇跡。我自己就前前后后一共看過3遍呢。

紀嵐:《大長今》的播出,因為觀眾的傾心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應。可以看到細膩的韓菜館打出長今菜的招牌;在中國大陸,《大長今》的主題歌成為最流行金曲;大長今的攝制基地也成為旅游胜地。

陳楓:你還別說,就因為看了《大長今》,我經常去光顧唐人街的一家韓國餐館,因為那家餐館貼了一張精致的有關《大長今》的海報,這也是我頻頻去那家餐館的原因之一。

紀嵐:一張《大長今》海報就能吸引顧客去光顧餐館,這可足見“大長今”的魅力啊。

陳楓:据說,中共當局極力阻撓這部電視劇的播出,不允許在黃金時間播,并讓各种人在各种場合詆毀《大長今》,但是該劇的收視率仍然排同時段第一。

紀嵐:那么《大長今》的魅力究竟何在呢?為什么《大長今》受到全球各民族的追捧?陳楓,今天我們就同听眾朋友一起來聊聊。

陳楓:好的。一种比較普遍的看法是,以長今為代表的正面人物體現了真誠、善良、堅忍的人類最偉大的品格。全劇展現了博大精深的華夏傳統文化和道德底蘊,體現了仁、義、禮、智、信、忠、孝等中華优秀文明。

紀嵐:也許這正反應了現代人們心靈深處的需求,體現了人們內心深藏的對真誠善良美好的渴望。

陳楓:從《大長今》可以看到,無論是醫學、美食、服飾,還是政治制度,古代朝鮮都在借鑒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紀嵐:是的。中國三國時代的典故,劇中不止一次采用,諸葛亮在古代朝鮮是被視為智慧的化身。像《四書》、《五經》、《道德經》、《周易》、《詩經》、《論語》等中國經典在古代朝鮮深受讀書人推崇。

陳楓:還有黃帝內經,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等,是朝鮮醫生的必讀書,古代朝鮮的醫學,完全源于中醫理論。

紀嵐:中國文化對鄰邦的影響,《大長今》中有几個片段可見一斑。小長今進宮后迎來第一次關乎前途的考試,考官出了一道難題:東漢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諸葛亮進兵漢中,曹操屢敗而兵退斜谷,軍士請示夜間口令,曹操諭示的口令是什么?年僅八歲的長今不但正确回答“雞肋”,還解釋了曹操采用這一口令的用意。“雞肋”一事确有記載,事見于《三國志》和《后漢書.楊震傳》中的楊彪、楊修附錄。

陳楓:第八集中最高尚宮出了一道謎題,長今沒有答上來。謎面為“頭否頭、衣否衣、人否人”,謎底為“饅頭”。此題解釋為,頭否頭:雖然頭是頭,但又不是頭,也是饅頭的頭;衣否衣:衣服是衣服,但又不是衣服,表明了它是饅頭的皮;人否人:雖然人是人,但又不是人,諸葛孔明曾用饅頭制作假人。相傳諸葛武侯出征孟獲,由于當時講究用人頭祭祀,認為這樣能獲神助。諸葛亮不肯濫殺無辜,命廚宰牛馬,并和面為劑以饅頭塑成假人頭,在頭的內部塞以牛羊肉,以這种方式來取代。

紀嵐:在爭取成為內醫院醫女再次進宮的考試中,主考官員給長今出了新的題目:孟子初見梁惠王時的對答之語,長今對此倒背如流。這便是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陳楓:《大長今》中還有一段閔政浩大人教孩子們讀書的一段場景,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當時他教孩子們讀的是《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國早期的蒙學課本,也成為了古朝鮮儿童啟蒙的讀物。紀嵐,你的音質好,請你朗誦一下《千字文》的開頭吧。

紀嵐:《千字文》的開頭是這樣的: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云騰致雨 露結為霜

陳楓:明清以來,一些學者稱《千字文》為以有限文字而能條理貫穿的“絕妙文章”,不無道理。不過,說起來真是可悲啊,《千字文》這個名字還是在我出國之后,從看到的港台的電視劇集中知道的,在我所有的大陸中文教育中,我從來就沒有听說過《千字文》這個名字。

紀嵐:嗯。這确實值得人們深思。

陳楓:紀嵐,許多人在看完《大長今》之后,都會多多少少發出這樣的感慨:為什么我們中國大陸的古裝戲,就沒有如此的感召力呢?

紀嵐:是呀,仔細想來,中國的古裝戲可能有更洪大的歷史場面,更曲折的宮廷斗爭,或是更搞笑的段子,但是它們都缺少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滲透在人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中的那种善良,那种深沉,那种含蓄和內斂。

陳楓:不錯,那是一种源于古代中國,而影響整個東方的那种傳統的气質。

紀嵐:而在這五十多年的共產党對文化的摧殘和隔斷中,中國大陸的人們已經久違、淡忘,甚至完全陌生于這個傳統。但是也許在每個人內心的深處,都有對傳統的回歸,對善良的渴望吧。

陳楓:《九評共產党》九評之六-評中國共產党破坏民族文化中有一段關于共產党邪說与傳統文化的對立的描述,我想這段描述釋解了為什么中國大陸的人們已經久違、淡忘,甚至完全陌生于我們中國优秀的文化傳統。也許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人看了《大長今》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一個原因。

紀嵐: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听一下《九評》中的這段錄音。

九評錄音:共產党邪說与傳統文化的對立

共產党的“哲學”可以說和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截然相反。傳統文化是敬畏天命的,孔子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佛家和道家思想都是有神論,相信生死輪回、善惡有報,共產党不但信奉“無神論”而且“無法無天”;儒家重視家庭觀念,而《共產党宣言》中明确表示要“消滅家庭”;傳統文化“明夷夏之辨”,《共產党宣言》鼓吹“取消民族”;儒家文化重視“仁者愛人”,共產党主張階級斗爭;儒家主張忠君愛國, 而《共產党宣言》卻倡導“取消祖國”。

共產党要想在中國奪取并鞏固政權,就必須要先使其敗坏人倫的思想在中國立足,正如毛澤東所說“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是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中共也看到了,共產“學說”這個完全靠槍杆子支撐起來的西方思想垃圾無法和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分庭抗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中華文化徹底摧毀,馬列“主義”方可在中國登堂入室。

紀嵐:听眾朋友,在中國博大的傳統文化被中共破坏怠盡的今天,偉大的華夏文明在韓國保留了下來。《大長今》的形式讓人從新喚回對于真誠、善良、堅忍偉大人性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記憶。

陳楓:這是我們中國人感到自豪和慶幸的地方,但我覺得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一种悲哀、一個無可奈何的諷刺,因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如今是通過鄰邦而展現其獨特的風采。

紀嵐: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中國古老文化最精髓的東西,被現在中共的政權已經摧毀到了一种難以恢复的地步。但是韓國恰恰在這方面把中國好的東西拿過去,保存下來了,又通過韓劇向中國反內銷。中國人就覺得非常的溫馨,其實是對中國自己傳統文化的依戀,當然溫馨啦!

陳楓:中華民族中最古老、最优秀的東西現在被韓國人拿去了,而我們自己本身卻喪失了。中華民族這些优秀的文化通過韓劇“大長今”充分的反映出來。現在,中國接受了韓國的這种倒過來保存的文化,也只能說是慶幸啦!

紀嵐:就像九評中提到的-中共也看到了,共產“學說”這個完全靠槍杆子支撐起來的西方思想垃圾無法和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分庭抗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中華文化徹底摧毀,馬列“主義”方可在中國登堂入室。所以,要想在中國拍出像《大長今》這樣的電視劇,可能劇本剛出來,就會被扼殺在“萌芽狀態” 了。

陳楓:我想更可能的情況是,在歷經了多次中共發起的政治運動之后,許多人已經顫栗的無可奈何的接受了中共所強加的斗爭哲學,所以會不自覺地避免讓自己跨越所謂中共划定的“紅線”,也許連像《大長今》這樣的電視劇劇本都很難出現。

紀嵐:這就不怪有評論認為,中國大陸的古裝劇在很多情況下是把情節本身的跌蕩起伏作為目的,用這個來吸引人。但它的背后卻沒有目的。有時這些扣人心弦的情節可能表現了宮廷斗爭的殘酷,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演繹了人性的善与惡,但是都比較膚淺,好像是在那些吸引人的情節中順便帶出的東西,或者是把突出人性的善惡也作為造成情節跌蕩起伏的一种手段,顯得非常的不誠心。

陳楓:但是《大長今》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它有一种實實在在的善良,誠懇在里面。深得中華傳統文化教化的真傳。比如說,劇中對長今的訓練體現出古人在各行各業中對道德修為的嚴格要求。正如我們中國古代一樣,不論是做哪一行,都講究靜心,講德,講究內心的體悟和修持。

紀嵐:是這樣的,長今還是御膳廚房內人時曾參加一場關系重大的御膳競賽。其中一項競賽的題目是用老百姓摒棄不用的食材作出美味的粥和湯,希望藉此幫助天下百姓度過收成欠缺的難關。長今因為急于求胜,忘卻了這次考試題目的深意,為了使粥美味,加入了民間難尋的駝酪,結果輸掉這場比賽。

陳楓:她的師父韓尚宮看出長今因自己的才气而生出驕傲之心,為了取胜忘掉了做食物人最可貴的誠意和堅持,于是宁愿失去下一次競賽中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也要把長今遣出宮廷,令其反省。后來,長今從云岩寺的處士那里,領悟到美味可口的菜肴,并沒有所謂的秘方,而是用誠心以及汗水做出來的食物。

紀嵐:還有,當長今在典醫監學醫時,雖然學業优异,卻被教授斥為沒有行醫的基本德行。長今百思不得其解,后來從同學信菲細心詢問病患的症狀,而自己自以為是卻忽略了重要信息這件事中,領悟到自己再一次自以為聰明而生出傲慢之心,卻缺乏醫者應有的謙恭,和全然為病患考慮的誠心。后來和信菲的閑談中,更慚愧于自己學醫的初始原 因是為了回到宮廷,而缺乏那种救人于病痛苦難之中的仁慈胸怀。

陳楓:《大長今》還表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不畏強權,不為利誘,一件事的好坏用普适的价值觀念來衡量,決定該不該做。

紀嵐:這就比如說,長今為了洗刷母親的冤屈,進入宮廷,歷經重重困難,救過她命、對她有知遇之恩的皇后突然給了她一道命令,要她利用看病的机會對世子不利。長今沒有听從,無論是作為一個醫生的信念,還是做人的道德標准,都不允許她這么做。因此,她才能有以后的成就。如果走錯的話,也許我們就看不到《大長今》了。

陳楓:能做到這一點固然可貴,但更難的是當皇帝追問皇后對她說了什么時,能守住不說。因為宮廷是斗爭極端的場所,沒有事還要找點事,不計人之過,是做不到的,而皇后對自己有恩,僅是一念之差錯,并未造成后果,因此怎么可以說出來連累皇后呢?

紀嵐:然而面對操生殺大權的一國之君的追問,又如何能說清這一切呢?我記得在《大長今》中,長今惟有對善、誠信念的堅守,一言不發。

陳楓:之后,閔政浩大人帶長今出走,問都不問原因,并非盲目,而是一個信字使然,只有道德高尚的人之間,才能達到的心靈默契。最終,皇帝看到了這种精神的可貴,并不以忤逆為意,反而因此更加重視長今,產生了要她做御醫的想法。這也是長今命運的轉折點。

紀嵐:治好皇帝的病,表現的是精良的醫術,而這件事則是德行的表現。這二者是統一的,沒有高尚的道德,也沒有高明的醫術,電視劇里,借醫官之口也多次點明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甚至帶著仇恨之心學習醫術都是不允許的,而今天,中國很多醫生是為了錢而治病,所以效果也就不行了。

陳楓:大長今里有這樣一幕,長今的師傅就是韓尚宮娘娘在跟長今說,在作食物時一定要想到吃食物的人的感受,為他著想。當時明朝的使節他本身患有糖尿病的,到韓國的時候,長今他們師徒兩個去負責給他煮食,可是她們不惜被問罪,都一定要堅持送上一种清淡的食物。

紀嵐:當明朝的使者問大長今:你為什么不怕被抓?我要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得了嘛。這在中國人認為這是很常見的一個現象。但是長今怎么回答他?她說:我為了你。就是在醫療上是為對方著想,這是我作飲食料理的一個基本原則。

陳楓:這個使者非常感動,他講了一句話:韓國雖小,但是你反映出來的思想境界,就像我們國家遼闊的土地般的寬廣。

紀嵐:實際上就像中國原來的、非常美好的、古老的文化這种思想境界,而現在這种境界,實際上中國人現在已經丟失了。

陳楓:孔子說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一生,周游列國,傳播中庸思想,即使“絕糧于陳蔡”,也不改其志向。那孔子的“浮于海”是什么意思呢?中華文化精神飄洋過海,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又出口返內銷,借助《大長今》再現于中國人面前。

紀嵐:不管怎樣,這部電視劇里,無論是精神層面的追求,還是對古老中國醫學的熱愛、肯定和發揚,在中國文化被中共破坏几乎殆盡的真空里都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無限思索。

陳楓:今天的節目時間到了,紀嵐,我好像還是意猶未盡,好多精彩的地方還沒說到呢。

紀嵐:看來陳楓還真是個大長今迷,我們下次節目還接著《大長今》這個話題來談,你就可以把精彩的地方都說到了。听眾朋友,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陳楓:再見。

轉自《希望之聲【九評沖擊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韓亞航」推出「大長今號」客機
參加節目吐心聲 李英愛喜歡四五十歲沉穩男
要像重視孔子一樣重視章子怡? 教授言論遭扁
「真的真的喜歡你」 柳真想成現代版大長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