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以高獎學金誘內地狀元出國深造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30日訊】(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心語採訪報導)香港與大陸的大學近日因為招生問題,而引發一連串爭執。大陸媒體報導,香港的大學用「銀彈」攻勢,祭出高額獎學金來收生;但有評論認為,這是一場兩種不同教育體制的爭奪戰。

近年,香港大學銳意招攬大陸成績優異的學生來港升學,大陸傳媒紛紛報導「搶狀元」的現象,區內狀元學生因為幾十萬元的獎學金來港升學,引起議論,更引發「香港高校來大陸爭搶尖子生,想把北大、清華擠入二流」的爭議。

據報導,例如,今年四川理科冠軍周小天在高考之前,已經確定被保送到清華大學。隨後在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考試中,她也成功通過。當她獲得高考冠軍後,清華大學決定獎勵她1萬元的入學獎,香港大學則開出了58萬港幣的獎學金,而之前許諾給周小天25萬港幣的香港科技大學,也馬上翻倍,開出了50萬港幣的全額獎學金。而且兩所香港高校都承諾專業可以隨便選。

今年香港科技大學共收到6342份申請,較去年倍增,取錄151名學生中,5名屬各地高考狀元。大陸多份媒體報導,香港的大學用「銀彈」攻勢,祭出高額獎學金來收生。

多次到大陸招生的科大理學院副院長吳大琪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吸收人材的做法很正常,一般學生如果沒有三十多萬以上的獎學金,根本不可能負擔來香港就讀。面對大陸諸多媒體的批評,他回應表示—-

吳大琪︰「我們的感覺是這樣,這個事情前一陣子在大陸招生時,在學生面試的時候,也跟那些學生談過,我們直接問那個學生他的看法,基本上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他們覺得這個主要是大陸的傳媒炒起來的,為什麼會這樣炒呢?實際上是反映了大陸傳媒本身覺得大陸的高校有很多問題。

實際上,你要是上網去看,這幾年大陸的高校都出現很多教學跟科研的問題,確實是有些老師不上課啦,還有就是根本在科研上面騙人,弄虛作假的,這些新聞都有。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現在很多人對大陸高校有相當多的不滿,他們藉這個機會用香港的高校來衝擊大陸的體系。」

有評論認為,近日的招生爭議可以看成是一場兩種不同教育體制的爭奪戰。香港時事評論員陶傑星期五的專欄評論中提到:尖子來港後,還可以自由閱讀各大校園訂閱的《蘋果日報》、《壹本便利》、《忽然1周》等大陸網警禁制的報刊,凡此種種,都增加特區大學的市場消費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大陸的「尖子」們本身骨子裡親英、戀美、媚日、慕西。據中國內部調查,他們貪戀特區大學「教學理念先進」、「英語授課和外語環境好」,更可以成為跳板,有助「出國深造」。

曾在北京清華念完碩士,而後到香港城大修讀博士的一位博士生向記者表示,香港教育制度比較容易和世界接軌。

博士生︰「比如說你在香港接受完教育以後,你再去美國的話,你會覺得它是一以貫之的;但是你如果是在國內,哪怕是在北大和清華這樣子最好的學校裡面受的教育,你再到國外去,有那種社會學方面的教育的話,你會覺得是兩套完全不同的體系,所以你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陸掀起報考香港高校熱潮
香港大學成大陸生升學熱選
棄清華選港科大 廣東高考狀元:痛苦抉擇
文人不必相輕  香港高校向北大清華示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