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與書摘:《看見男人──搞定你的老公與兒子》自序— 男性內在的私密對話

盧蘇偉
font print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這是一本有別於坊間談性、談兩性溝通的書;而是一本以男性觀點,赤裸揭露兩性問題及男性內在的私密對話。以男性的觀點來看問題,是要讓男性了解自己內在的苦悶;也讓女性了解男人的傷。無須改變或對抗,只要能接受和了解,女人就能成為智者,引領男人一起成長。

這本書前後花了九個多月的寫作時間,是我由自身青少年期及經歷輔導工作、陪伴孩子成長的心靈筆記;它記錄了衝突、省思、沉澱和最後的寧靜。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我用故事來剖析男人內在敏感的神經,不只是為成年的父母、男女而寫,也為成長中苦澀的青少年而寫,希望你能因此而看見自己的性慾和內在糾葛。

這本書有很大的篇幅在談論男人的性問題,我以直接的方式,毫無避諱的陳述性的內在歷程。我們總習慣用含蓄而隱喻的方式談論「性」,越用神祕的方式去談論,讀者越搞不懂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情慾。在此,我把在輔導的過程中,和孩子談論的方式直接呈現。性慾不是心理的問題,而是生理的需求,當精液的問題解決了,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如果在公眾場合讀這本書,可能會讓你臉紅心跳,我建議你可以偷偷的讀它,讓這本書與你的性神經對話,它會讓你輕鬆的看待兩性情結。

人雖然有語言文字,也有文明;但人類仍是生物的一員,「性」是生物的本能,應該和吃飯一樣被公開的討論;但我們很少有機會能夠去談論這樣的主題,即使是夫妻,也難坦白直接的去談論它。我們越避諱,它就越會是個困擾;明白的面對它、接受它的存在,反而會讓問題變得簡單。談論兩性問題,若不深入的探討性慾及延伸的種種問題,就失去討論的意義了。

生命是個美妙的旅程,任何遭遇都是有原因的,都是上帝的恩典和最好的安排。當你明白這段話時,你就會開始了屬於你自己的生命旅程。我是那麼的期待能在內在的宇宙與你相遇,共享生命中的星辰!感恩上帝的恩典,讓我有機會以文字與你分享。請你不要再錯失這難得的因緣,這本書會讓你和真正的自己相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1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五日電)小學畢業的小朋友最想做的是什麼?今年十三歲的盧蘇士在回答父親這個問題時,答案竟是「騎單車環島旅行」;作家盧蘇偉決定陪著兒子盧蘇士完成夢想,花了九天完成這個願望,盧蘇士並和父親將這段旅程紀錄下來,推出新書「陪你去環島」,今天還捐贈版稅給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 多年前,與許祿寶教授共同在交大EMBA設計策略管理課程中,接受許教授的建議,將1997年《哈佛企管評論》中金偉燦(W. Chan Kim)及莫伯尼(Renee Mauborgne)合著的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論文首次納入教材。這是我與「藍海策略」的初遇,沒想到因此種下主編本書的因緣。
  • 不曉得你有多少個親友,曾經或是正在面對「憂鬱症」呢?

    當憂鬱症就如同我們在街上所看到越來越多的便利商店,也許我們該警覺,會不會哪一天,自己或是我們所關心的人也會進去一趟?

  • 事情開始於一年多前的一個晚上,我開車上建國高架橋,收音機裡,廣播節目女DJ剛好在談一個中學資優生自殺。

    她憐惜孩子的遭遇,但話鋒一轉,她把所有人都痛罵一頓。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媒體、以及在訪談節目發表高論的專家。正是這些人聯合失職,才逼一個年輕的學生走上絕路,這些人早該閉嘴幹活,否則誰知道往下還會有多少學生跳樓……

  • 高智晟承傳了母親的善良、勤勞和堅忍。他做律師,常常是免費為最底層窮人打官司。他走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心想著那些還在苦難中掙扎的人們,所以他告訴妻子,「我覺得我跟這個社會是隔開的,我融入不到這個社會當中。因為我掙的錢越多,我的當事人的苦難越多。」
  • 爸,書終於要出版了,我花了好多時間重新認識您,拼湊您,書寫與刻劃您,您又重新活過來了,活在我們的心裡,活在臺灣的歷史與未來裡…
  • 話說唐憲宗皇帝元和十三年,裴度領兵削平了淮西反賊吳元濟,還朝拜為首相,進爵晉國公。又有兩處積久負固的藩鎮,都懼怕裴度威名,上表獻地贖罪:恆冀節度使王承宗願獻德、隸二州;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願獻沂、密、海三州。
  • 惠琴最不想去的就是那個地方──鬼仔山。 但她不得不去。 半年的颱風帶來了不少山上的斷木,那一陣子總有人爭先恐後到海坪上搬回濕漉漉的漂流木。惠琴也跟去了。
  • 最大的孫女出生那年,也就是民國七十七年。馬崗漁港新建東、西防波堤109公尺,碼頭170公尺,為第二期的建設;自此,擴建工程完成。漁港有了新的面貌,可阿利的女兒們一一出嫁,身邊除了漁船,似乎越來越安靜了。
  • 馬崗,有臺灣極東漁村的美名,迎接著臺灣本島每日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但在歷史的地圖上,它彷彿被遺忘在時空裡,與世隔絕,悄然無聲地消失在浪潮的喧囂聲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