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系列介紹

對口相聲劇本欣賞《詩情畫意》(一)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定芬摘錄
font print 人氣: 291
【字號】    
   標籤: tag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唱)…「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向親愛的朋友們問好……」。
乙︰嘿,你唱的這是什麼詩呀?
甲︰我這叫唐詩改編哪!
乙︰噢,這位還挺喜歡古詩詞的,我跟他對對……「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甲︰「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乙︰嗯,宋詞也會!
甲︰全會呀,哈哈……
乙︰咱們再來?!
甲︰來啊!
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甲︰「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乙︰行啊!「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甲︰「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
乙︰「明月松間照!」
甲︰「清泉石上流!」
乙︰「荷鋤日當午!」
甲︰「汗滴禾下土!」
乙︰「誰知盤中飧!」
甲︰「粒粒皆辛苦!」
乙︰「我某某某到此一遊!……」
甲︰「我風景區亂刻字,罰款三千!」
乙︰行啊!看來你是位詩人哪!
甲︰我可不敢說是詩人!
乙︰那怎麼這麼大一股「濕」氣啊?
甲︰唉這……你怎麼還有香港腳啊!
乙︰我是說你有詩人的氣質。
甲︰也不敢這麼說,我國素有詩國之稱,詩歌浩似煙海,詩人多似繁星,我這麼點滴詩的知識啊,不敢跟大家相比。
乙︰您謙虛!……
甲︰跟您比都比不了!……我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啊,渺小的很!
乙︰唉!你要這麼說的話,我就是高山上的一塊碎石,渺小的很哪,哈哈……。
甲︰你要是這麼說,我就是原始森林中的一片落葉!……
乙︰你要這麼說,我就像莽莽草原中的一根小草!……
甲︰你如果一定要這麼說,我就是您草底下的一隻螞蟻!……
乙︰唉!你要是這麼說,我就是您那螞蟻的後腿!……
甲︰您如果不這麼說不痛快的話,我就是您螞蟻後腿上的一跟汗毛哇!
乙︰啊?您這也太小啦!
甲︰誰叫您這麼謙虛呀!
乙︰我不是謙虛啊!……
甲︰怎麼?
乙︰因為我聽說您哪,對古詩詞很有研究!
甲︰哎哟!談不上研究,就是我偶爾心血來潮……也會跟小屈談談離騷……
乙︰啊?你說什麼?小屈是誰啊?
甲︰小屈啊!
乙︰哪位?
甲︰屈原。
乙︰屈原?那是小屈啊?……他不死了嗎?
甲︰對對……昨天夜裡他託個夢給我,我們倆在夢境裡打成一片,水乳交融,他管我叫老王,我管他叫小屈。
乙︰噢?那麼還談點什麼呢?
甲︰講講小曹的《短歌行》……
乙︰曹操!
甲︰小李的《蜀道難》……
乙︰李白!
甲︰小陶的《歸去來………》
乙︰你把他們的名字一起說出來行不行?……你這麼說話也不怕閃了舌頭?!
甲︰哎呀,小陶嘛!
乙︰誰呀?
甲︰陶淵明。
乙︰唉!
甲︰還有什麼……蘇東坡、孟浩然、李清照、王安石、王維、杜甫、杜十娘……
乙︰潘金蓮……
甲︰潘金連是詩人嗎?
乙︰那杜十娘是詩人嗎?
甲︰不是……人有失神馬有亂蹄嘛!
乙︰噢!
甲︰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
乙︰嚇!
甲︰常在河邊站,怎能不濕鞋呢!
乙︰你瞧!
甲︰孔子有句名言嘛!
乙︰怎麼說的?
甲︰吃燒餅沒有不掉芝麻的……
乙︰啊?這是孔子說的嗎?
甲︰這是我家隔壁姓孔的先生說的。
乙︰行了行了!……不過剛才您所提到的這些位啊,都是我國歷史上頂頂有名的大詩人哪!
甲︰對嘍!讀了他們的詩篇呀,對我們的民族更加的熱愛,對我們光輝燦爛的古老文化,充滿了驕傲與自豪哇!
乙︰對對對……
甲︰哈哈哈……
乙︰這樣好不好,根據您的研究,您把這些位詩人的特點給介紹一下怎麼樣?
甲︰噢……詩人特點?…在那兒講?
乙︰就在這兒講。
甲︰在這兒?在座的都是有識之士,萬一讓詩人的後代給聽到了,豈不說我是班門弄斧呀?
乙︰對……關公面前耍大刀,十信門口開空頭支票!……去去,這哪兒會有詩人的後代啊?
甲︰要沒有我就斗膽的談一談!
乙︰一個都沒有!
甲︰這……我心裡頭有點兒顧慮……
乙︰你顧慮什麼?
甲︰我怕我把這個觀點發表了以後啊,萬一讓詩人的後代聽到了……
乙︰怎樣?
甲︰會引起我國詩界一片混亂!
乙︰啊?
甲︰那些個詩人受不了刺激,一個個目瞪口呆、張口結舌、無地自容、紛紛跳河……
乙︰行了行了!…
甲︰後果可悲啊!
乙︰不至於,不至於!你放心,一個自殺的都沒有!
甲︰沒有?……真的沒有?……那我就大膽的談一談我的觀點……
乙︰您說吧!…
甲︰我認為古代詩人最大的特點哪!
乙︰是什麼?
甲︰就是眼神兒好!
乙︰眼?……哈哈……這真是……哈……哈!
甲︰壞了壞了,他要自殺,含笑而死啦!
乙︰誰呀?……什麼含笑而死的,你才要自殺呢!噢……你費了這麼大勁,總結這特點兒就是眼神好哇?這是什麼高見?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 陳冠霖給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把李天祿演過的戲演過一遍」。這個目標並不意味著把前輩演師留下的劇本原封不動的重現。「基本上要抓住觀眾,劇情、音樂、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應該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覺得音樂好聽,劇情合理精彩。」陳冠霖說。
  • 加官進祿、長命百歲、金榜題名、家庭團圓,都是人們對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戲就能得到嗎?非也。天官出場時的定場詩講得清楚:「瑞靄祥光紫霧騰,人間福主慶長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國三十多次,足跡幾乎踏遍全球之後,陳錫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國人,願意千里迢迢來看戲,但傳統戲劇在台灣卻非常弱勢。憑著一股「藝術的東西不能給外國人看不起」的志氣,2009年,陳錫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 大幕拉開,雄渾的圓號響起,氣氛凝重。只見江水滔滔,霧氣瀰漫,一艘艘戰船正在行進。諸葛亮一襲白衣,羽扇輕搖。面對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們奮力搖槳,向曹營進發。接近對方水寨時,諸葛亮命士兵擂鼓吶喊,鼓聲引來曹軍箭如飛蝗,射中船上綁紮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萬餘支,滿載而歸。
  • 皚皚白雪,連綿青山,芳草萋萋,悠揚的笛聲緩緩而出。隨之,樂曲節奏轉而明快昂揚,一群藏族少年們躍然而至。他們揮舞著的雪白長袖飄曳在雪域高原的藍天白雲下,純潔無瑕。這是神韻作品的早期節目《為神歡歌》的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