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綠化對抗氣候變遷 產油國不看好

標籤: ,

【大紀元9月18日報導】(中央社維也納十七日法新電)儘管專家預測顯示,未來數十年原油需求增加的現象不會結束,但產油國對於愈來愈多因應氣候變遷問題的措施,卻投注憂慮的眼神。

國際能源總署署長曼狄爾最近參加一場由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舉辦探討產業未來的記者會時說:「主要的長期挑戰絕對在於我們必須協調石油與環境需求。」

曼狄爾也暗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中十一個中東國家、非州與亞洲國家,承擔不起忽視氣候變遷等問題的後果,而現在就連一度持懷疑態度的石油消費國,都相信存有氣候變遷的問題。

美國若干州過去幾年來與聯邦政府政策分道揚鑣,設定更為嚴格的氣體排放標準。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一九九零年至二零零二年間,因燃燒石油與煤礦等礦物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增加百分之十六點四,其中主要來自工業國家與中國這個快速成長的經濟體。

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人為暖化的主要溫室氣體之一,可能引發全球氣候型態的災難性變遷。

近來油價上漲,一般預料由於需求強勁且供給遭遇瓶頸,將維持在相對高檔;在此同時,市場對於潔淨能源的需求更為殷切。

由農作物製成的生化燃料,以及太陽能與風力等再生能源,這些另類能源在經濟上變得更具競爭力,吸引更多投資。

歐盟能源執委皮耶柏格斯的首席助理坎特里斯強調,歐盟今年一月公布的新能源策略,訴諸於更廣泛的能源來源,包括再生能源、核能與潔淨礦物燃料。

坎特里斯告訴產油國:「我認為二零二零年前省下兩成花費是可行的。」

然而這番訊息卻惹惱了世界首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

沙國石油部長努艾米說:「不務實的能源政策、針對生產某些另類能源制定不可行的時間表,或是投入更多能源生產某些另類能源所面臨的效率不彰,這些都無助於確保全球的能源前途。」

然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代理秘書長巴金多說,石油「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為全球混合能源的主要燃料」。

相關新聞
沙烏地石油部長暗示OPEC將維持每日產量不變
石油公司BP砸下重金,力挺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
OPEC將維持生產配額不變並討論油價下跌問題
《國際股市》歐股午盤挫 日港韓大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