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各地華人過中秋(一)

——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人氣 79

【大紀元9月2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散居在中國大陸以外的5000多萬華人在10月6日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來臨之時,心裏在想甚麼?準備如何過節?各國大紀元記者為此對當地華人進行了聯合採訪。
  
泰國:不受政變影響

泰國曼谷唐人街上供中秋拜觀音的壽桃(大紀元/韓如)

(大紀元記者韓如曼谷報導) 9月19日泰國發生軍事政變後不久,迎來了第一個華人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總理府、陸軍司令部、大王宮、銅馬廣場等地帶,仍有一些士兵留守。曼谷街頭車水馬龍,唐人街熙熙攘攘,居住在這裏的泰國華人,正以傳統的方式,拜神賞月,團圓子女,歡度佳節。

泰國中秋節稱為「祈月節」,中秋之夜,華人按照傳統習俗拜觀音,拜月亮,桌上放著壽桃、果品等供觀音的供品,並在唐人街、家裏張掛八仙像。據泰國傳說,中秋節時,八仙會帶著壽桃到月宮給觀音祝壽。

曼谷唐人街中國物攤(大紀元/韓如)

今年中秋節雖然恰逢政變不久,但傳統的過節氣氛如常,每年此時,唐人街都張燈結綵,各式各樣的月餅紛紛出爐。曼谷有名的國際酒樓中秋月餅專賣店的主理崔雄告訴大紀元記者,「我們中秋節過得古老些,擺出香蕉、蘋果、柚子等水果拜觀音,在天臺上看月亮。我還有親人在中國,弟弟在香港,我很想念他們。」
  
崔雄表示這次泰國發生政變,兩天就過去了,沒有打仗,不會影響生意。

平靜的街上不時駛過有旅行團的大巴,記者在街邊的各種中國貨攤和小吃之間穿行,感受著古老的中國文化的延伸。「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泰國沒有辦法回國和家人共度中秋的遊子,除了可參加華人舉行的中秋聯歡、茶座、賞月活動外,還可在鄉村騎著大象在夜色中欣賞月亮,應該也是一種慰藉和不錯的感受吧。

馬來西亞:中秋賽燈父子兵

參加燈籠製作比賽十四年的父子兵(大紀元/謝思恩)

參加燈籠製作比賽的精美燈籠(大紀元/謝思恩)

(大紀元記者謝思恩吉隆坡報導) 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中央藝術坊 (Central Market) 今年第一次舉辦中秋節慶典活動,其中包括燈籠製作比賽,提燈遊行以及文藝表演以發揚和推廣中秋節的傳統意義給其他馬國民族(馬來族,印度族)和外國遊客。參賽者之一的陳祖昂先生今年已六十二歲。

他表示開心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來臨。他與他的大兒子配合一起參加比賽。他透露他的大兒子從12 歲開始就對燈籠製作很感興趣。從那時起他們父子兵每年都參加燈籠製作比賽已有十四年的光景了。
  
提燈遊行活動則於9月30日夜晚進行。主辦單位將供應免費燈籠給現場的成人與小孩人民,好讓大家環繞街道與皓亮明月相映輝。

吉隆坡中央藝術坊是一個聚集了過百間售賣地道民族手工藝品小商店的廣場。有過百間小商店售賣的藝術品包括蠟染衣服、手工藝品、當地特產、紀念品店等等。今年掛各種款式燈籠及組織中秋節活動,就感覺到節日的氣氛很是濃郁。

新加坡:彩燈點亮

舞蹈-嫦娥奔月。(大紀元/明國)

巨大獅頭需要五人才舞得動。(大紀元/明國)

(大紀元記者孫明國新加坡報導) 位於馬六甲海峽出口的新加坡總人口440萬,其中華人近250萬,是世界上除香港外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隨著中秋的來臨,新加坡唐人街上紛紛亮起了製作精美、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彩燈。

祥龍降幅慶中秋。(大紀元/明國)

中秋節亮燈-舞獅隊。(大紀元/明國)

2006年新加坡牛車水中秋節燈飾(大紀元/明國)

牛車水中秋節亮燈儀式-孔雀開屏燈飾(大紀元/明國)

中秋節亮燈-民族舞蹈1(大紀元/明國)

中秋節亮燈-民族舞蹈2(大紀元/明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題】各地華人過中秋(二)
【專題】各地華人過中秋(三)
【專題】各地華人過中秋(四)
【專題】各地華人過中秋(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