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出國留學降溫的背後

標籤:

俄羅斯成熱點

  這些天,在機關工作的范先生正為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兒申請辦理去莫斯科留學。范先生很看好俄羅斯,他經過多方諮詢後認為,那裏的學校比較正規,教學質量也不錯,而且隨著近幾年中俄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多方面交流正在逐步加強,對於留學者來說,俄羅斯應該是一個很有潛力的選擇。范先生的觀點代表了眼下很多人的想法。據瞭解,今年哈爾濱市申請去俄羅斯留學的人員比去年增加了3倍以上。 

留學前景看好,成為這些人的首要考慮因素

  此外,諸如瑞典、挪威、芬蘭等一些北歐國家,有許多學校提出免學費、業餘授課等優惠條件,因此在今年也成為被留學者關注的熱點。記者從黑龍江省幾家專業留學仲介機構瞭解到,由於受一些宣傳的影響,今年申請美國留學的人員有所增加。據介紹,從往年情況看,申請美國留學的成功率不高,加上種種原因,導致了申請人有所減少,而今年申請人數的增加,並不意味著到美國留學的門檻降低了。在一些城市,就曾出現過因輕信仲介而進入一些社區學院留學的事,因此在選擇仲介機構時一定要選擇正規、信譽度高的,謹防受騙。

  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去年黑龍江省出國留學人員約為4000人左右,其中有70%以上選擇了在國內讀完大學,出國攻讀碩士學位,而前些年留學人員低齡化的現象在哈爾濱市已明顯改變,中小學出國留學者已經少之又少。據瞭解,在留學者中居多的本科生和高中生中,多以選擇商科專業為主,藝術、法律、應用科學、教育等專業也開始進入留學生的視線。

歸國人員就業也難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近3年來,黑龍江省出國留學人員的比例每年都在以5%的速度遞減,預計今年仍將保持這種下降趨勢。高校擴招,就業壓力大,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增加,成為這種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有了上大學的機會,今年全國普通高校在黑龍江省計畫招生人數就比去年增加了2.6萬餘人。像前些年那樣因為在國內上不了大學而選擇出國的人已經越來越少。此外,由於現在許多高校都在實行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可以在國內讀1-3年的大學,其餘的學業在國外院校完成,不僅安全、可信度高,費用也降低不少,導致許多有自費留學想法的人最終選擇了省內院校的中外合作辦學。

  據省教育國際交流中心自費留學管理科張瑞愷科長介紹,目前在出國留學人員中,受大形勢影響,回國人數每年都在增長,預計今年黑龍江省回國人員將達到近2000人。由於教育成本高等原因,這些回國人員的就業期望值仍然偏高。就目前黑龍江省情況看,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底薪平均為800-1200元,而歸國人員的心理預期值大多在4000元左右。

  省人才大市場經理鮑大文分析說,現在用人單位在選人聘人時最為看重的就是工作經驗,國內院校的畢業生由於在校期間就接受就業相關教育,大多都有實踐經驗。而雖然留學回國人員相比國內畢業生有一定的優勢,但他們大多缺少與本地情況相適應的實踐經驗,即使帶回許多國外先進理念與知識,有時也很難與本地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接。而且由於所要求的薪水偏高,所以許多用人單位寧可選同等學歷的國內院校畢業生,也不敢重金聘留學人員。

  留學人員要在國內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已不再像前些年那樣容易,這也使得許多期望通過出國留學為身價加碼的家長和學生打了退堂鼓。教育專家建議,出國留學現在已經不是“萬金油”,因此在留學前,也應為自己未來的職業和事業發展做好相應的準備。

家長變得日臻成熟

  據一項最新網上留學調查顯示,過去90%的准留學生沒有明確的留學目的,大多是“為留學而留學”;而現在絕大多數留學者則是“為成功而留學”,能夠更深刻地瞭解自己的興趣、就業、定居方向,選定學校和專業,有準備有目的的留學。

  黑龍江省一家留學仲介機構負責人對這種變化感觸頗深。據他講,每年的七八月都是出國留學的旺季,從今年的情況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諮詢留學事宜時明顯成熟了不少。前些年由於不瞭解,許多家長在選擇留學國家、專業時都是“一窩蜂”,往往看什麼熱就擠什麼,很少考慮自己孩子的條件和需求。而現在的家長則會更多的考慮所學專業的發展等,但仍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意識。

  留學生的職業規劃眼下顯得尤為重要。張瑞愷分析說,留學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重要的是在留學期間不斷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和素養,增強就業競爭力。因為是在國外讀書,接受的都是西式教育,不僅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與國內截然不同,期間所受的社會影響也大相徑庭,一旦回國很可能會出現各方面的不適應。因此在出國前,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自身優勢、興趣和潛能來確定,什麼樣的職業可以作為他的目標,通過諮詢專業人士制定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留學計畫,從而來選擇合適的專業,合適的學校與合適的國家,為將來事業發展打下基礎。

  教育專家建議,出國留學最好的階段就是本科畢業後到國外攻讀碩士學位,對於高中畢業後想出國留學的學生更要多多考慮。

  就如許多人已經意識到的那樣,出國留學現在已不再是單單為獲得一張文憑,或是掌握一門外語,或找一份好工作,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加快,部分歸國人員的就業、擇業狀況已與國內畢業生越來越接近。如何讓付出的高額教育成本獲得最大收益,已成為許多家長首要考慮的問題。來自:哈爾濱日報

相關新聞
兩登山客坪林失聯   空警直升機運送下山
一至七月來台旅客逾兩百萬人次 微幅成長
東江水污染港人食物鏈
台國防部:並未因扁出訪提昇戰備程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