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友:「何祚庥」你也有今天!

李志友

人氣 1

【大紀元1月10日訊】靠指證和利用自己是科學院院士的威信、去栽贓法輪功而臭名遠揚的何祚庥,隨著國內人們一天天的對法輪功態度的轉變、真相一天比一天清晰之時,就是人民聲討清算你何祚庥的一天了!

最近要求從《科普法》中廢除「偽科學」這三個字的呼聲一波高過一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曾任生物地學學史研究室主任、科技史綜合研究中心主任、90年後從事歷史災害學的「宋正海」,更是痛恨「何祚庥」!他說:「民間科學就要被‘何祚庥’一夥一棍子打死的要緊關頭,我再不站出來說話,那我們所研究的‘民間科學’,真的就要變成‘偽科學’了……。所以我要站出來,就是要從主流科學家手中奪回話語權!要以國家民族至上,以百姓利益為重,讓更多的人來看清楚民間科學的真正實質。」

最近,相信很多的人都已經看到宋正海在網上徵求簽名支持他們的行動──不僅要求支持者簽名,而且還強調簽名支持者都是高級職稱者。最終已有150名支持者支持他首倡的簽名活動。宋正海說:「在此次征名活動之前,一個叫‘張功耀’的人在網上搞了一個萬人簽名活動,要求把中醫從國家醫療體系中剔除出去。我認為這已經是到了中醫科學的危難時刻!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不能再讓他們太囂張了!

因為何祚庥老是說,「我是院士,我是主流的。」那好,我們一下子就征得了150個高級職稱者的支持──看看究竟你何祚庥代表的是主流,還是我們代表的是主流?」但有人對宋正海的此次行動懷疑是否有效!但宋正海覺得會有效!支持中國民間科學的發展問題,如人稍微多一些,中央就會重視並會有所反應!除此之外,宋正海還給國家領導人寫信彙報中國傳統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到了一個危難時刻,希望能得到中央的更多關注!

「偽科學」這個名稱最初科學界只是針對造假的東西。但有些人把它與「民間科學」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故意攪到一塊來。「偽科學」被作為一棍子到處揮舞,嚴重地壓制了我們國家的重大科技創新,讓很多人覺得我們中國到處都是偽科學。也因此中國人的誠信就更加受損。我想,正因如此,以宋正海為首的科技者們才憤怒站出來呼籲有關部門從《科普法》中刪除出去。他認為:「我們國家民法、刑法都有,沒必要再搞一個新名詞。本來學術造假已經夠多了,但何祚庥他們就乘機把不同於主流學術觀點的民間科學打成‘偽科學’!把一些‘錯誤科學’,或者‘失敗科學’統統扣上‘偽科學’的帽子。何祚庥與方舟子就是利用把什麼東西都扣上‘偽科學’的帽子,打擊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中國的民間科學。」

我們認為「偽科學」只是政治帽子。法輪功到今天的結局有眼睛的人都會看得到!如《科普法》實際效果上就是一個「宗教裁判所」,把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科學打成「偽科學」。這樣跟宗教裁判所打擊「布魯諾、伽利略」不是一回事嗎?另外,中國的科普法與西方的科普法是不一樣的。西方的科普法是沒有什麼條條框框的,是為了鼓勵大家積極地從事創新,而為人類造福。而我們的中國科普法在某方面是用來打擊,不讓你們創新──說這個是偽科學,那個也是偽科學。這對我們所接觸到的一些民間科學很不公正!從科學規範的角度來講,民間的科學還不太規範,但有時候他們的一些思路也很不錯!國內大多數的民間科學家,他們都相當的無助和痛苦!他們沒有象國外一樣可以找什麼基金會來支持他們的研究,更不可能會得到國家的調拔科研資金來做更多的實驗!

民間科學家中也藏龍臥虎。比如被何祚庥和方舟子打的三大偽科學冤案,首先是蔣春喧的「費馬大定律」,其次是張穎清的「全息生物」,再就是徐業林的「無偏二極體」,卻被說成是永動機,被何祚庥打假,製造科技冤案。你何祚庥又沒有重複實驗,你又從哪裡知道他們的發明是假的呢?

目前,在不少網站上有不少人呼籲要開除何祚庥的院士身分。隨著國內的各種呼聲慢慢多起來,你何祚庥可就苦了!從這次宋正海所發動的簽名來看,無疑是給了何祚庥當頭一棒,也奪了何祚庥一直把持著的話語權。怪不得何祚庥最近很是著急!我們奉勸他,作為一個院士千萬不要陷得太深,要尊重自己的名譽,過去雖然也做了點好事,但也陸續幹了不少壞事。不用多說,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他到底做了什麼!!希望他能保持晚節──實際上也不叫晚節,因為他起初也犯了不少錯誤,就是警告他不要陷得太深,能迷途知返!我相信恨何祚庥的人數不勝數。有人指責他為何一個科技者那麼熱衷於搞政治。他回敬道:「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政治,科學家為什麼不能搞?」前些日,在鳳凰台搞的一次正反方科學辯論活動中,有許多現場觀眾跳起來要跟他到外面「單挑」打一架。但何祚庥怕死,偷偷摸摸借上廁所那會兒溜掉了!何祚庥你也有今天……!

(2007-01-08)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流鐵:中共--華夏民族的毒瘤(六)
靈鳥網: 2005年十大令人作嘔語言
李志友:腐敗是製造貧富差距的罪魁禍首!
在中國當「偽科學」打,在美國獲諾貝爾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