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牙買加透過公共藝術展覽提昇社區形象

標籤: ,

【大紀元10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一日專電)紐約皇后區東南方的牙買加在紐約市算是偏遠地區。「牙買加藝術與學習中心」希望透過藝術家與社區合作推動的公共藝術節能提昇這個社區的形象。二十五位藝術家自九月二十九日到十一月十七日在牙買加大道上的銀行、公園、商店、咖啡店及電話亭展出作品,頗有可觀。

皇后區的牙買加其實和加勒比海的牙買加並沒有關係,雖然這個地區居民也有不少來自加勒比海。十七世紀末期來此屯墾的英國人以當地的印地安部落「牙買可」命名這個地區,什麼時候變成「牙買加」,已不可考。這個地區的居民有不少新移民,雖然以非洲裔最多,族群其實相當多元。

「牙買加藝術與學習中心」的主任麥琪表示,牙買加大道是這個地區主要的商圈,有銀行、商店、餐飲業,還有教堂和公園,相當繁榮。以推動教育及文化為宗旨的中心經常舉辦藝展,每年秋天的公共藝術節邀請藝術家共襄盛舉,獲得好評。今年中心更結合藝術家與社區擴大舉辦。

今年的公共藝術節邀請了兩位來自台灣的裝置藝術家 — 張力山和徐瑞憲。

張力山的作品是在 Rufus King Manor 公園裡用透明膠布在巨樹之間張起巨大的幃幕。藉著光線穿過層次的透明膠布的效果,自然景觀穿過人造物質的轉化與週遭的自然環境對映成趣。張力山說,日出、日落與風雲變化映照出的瞬息光影反映出他對「時間」的感悟。

用機械零件作為創作媒材,徐瑞憲在銀行壁上的裝置作品「發現」有互動的功能。四個單純的白色圓的造型透出紅色和藍色的光影。他解釋,透過感應器,走近作品時精準的機械裝置會推動螢光燈管,有不同的聲光效果。這項作品是他到紐約之後生活體驗帶來的啟發,所以他稱之為「發現」。


台灣旅美藝術家徐瑞憲用機械零件作為創作媒材,呈現在紐約牙買加公共藝術節的作品「發現」,透過感應器,機器會與週邊人的移動產生聲光互動。//中央社

除了兩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沿著牙買加大道的不同空間,包括銀行、公園、商店、咖啡店及電話亭,可看到馬路上的大片彩繪、公園裡的樹上垂掛紫色的人工「葉片」,還有把畫作及畫框都穿上身的人體畫廊及小花園裡擺置的骰子造型的「時光機器」。

「牙買加藝術及學習中心」的藝廊裡也展出藝術家的素描及特定場域藝術的舊照片檔案。中心主任麥琪表示,未來一個半月裡的每個週末,中心都會安排藝術品導覽,歡迎民眾參加。

相關新聞
神韻中秋晚會落幕 全球巡演在即
淨村不求人 愛地球
美報告:史密森尼博物館老舊失修  危害蒐藏
神韻將領藝術潮流  中秋祝福送「加」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