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如何避免拔牙後的感染發生

文/何志忠牙醫師

人氣: 5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5日訊】拔牙是牙科治療常見的項目,但是拔牙後引起的感染常令人擔心。輕則紅腫脹痛,嚴重的引起蜂窩性組織炎造成危險。根據台灣健保局的資料,每年有少數的個案甚至導致死亡。
當感染發生時,牙醫師會澄清說明拔牙器械都是百分之百無菌,且有些診所滅菌程度已接近手術房的等級,但病人仍然認為是醫師的疏失。我認為牙醫的確該負大部分的責任,因為真正的危險不在手術器械而是來自病人的口中。

近幾年因力行個人稱之為「道德清洗」的步驟,使得病人拔牙後感染(或乾性齒槽炎)的病例幾乎降至零,更無蜂窩性組織炎的情形發生。當然須說明的是難拔的牙齒術後疼痛是難免的。

所謂「道德清洗」的步驟如下:在拔牙前,通常是局部麻醉後,對於將要拔除的牙齒及手術可能波及的鄰近牙齒進行徹底的清潔工作。手術區的牙菌斑、食物殘渣及牙結石可以利用牙刷、超音波洗牙機及牙周刮刀仔細的清除乾淨。清洗的過程所引發的流血不必擔心,事實上這樣子的流血反而已先將大量的病菌排出口外;待清潔工作完成後才實際進行拔牙的動作。拔牙的過程中牙齒若有碎裂情況發生,類似的清洗可重新一次。

如果局部麻醉後,牙醫師未進行「道德清洗」的步驟的就直接進入拔牙的動作,極可能將手術區的牙菌斑、食物殘渣及牙結石推入拔牙的傷口內;尤其是因拔牙而剝落或碎裂的牙結石若陷入了拔牙後的傷口,即使事後經過刮除或清洗也很難完全去除乾淨。牙結石不但是不良異物也是細菌的藏身之所,若加上有些牙齒極難拔除(拔牙造成的創傷很大)或是病人本身體弱(如年老或是患有糖尿病)災難就難免了。

「道德清洗」的步驟不但在拔牙手術上實用,其他牙科手術也派得上用場,如日漸流行的植牙醫療。「道德清洗」的目的是在建立一個乾淨的手術環境,讓手術的結果更能預期。「道德清洗」並不需要很多時間,一個熟練牙醫在數分鐘內即可完成。我希望藉此文章將此利人利己的觀念向世界推廣。◇(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