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過草坪了嗎?」

標籤:

【大紀元10月9日訊】(大紀元黃芩報導)「你去過草坪了嗎?」這是兩週來最常掛在慕尼黑人嘴邊上的話,就跟過去咱們常說的「吃了嗎?」差不多。是什麼活動那麼重要,讓慕尼黑人念念不忘呢?自然是啤酒節,正式的名稱應該是「十月節」,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節,才能讓人們掛念。

「歡迎到草坪來!」意即「歡迎參加十月節!」從一八一零年十月十二日開始,除戰爭外,除去戰爭期間,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是第一百七十四屆了。草坪全稱為特雷薩草坪(Theresienwiese),當初是為了歡慶路德維希王子(即後來的路德維希一世國王)迎娶特雷薩公主而舉行的,直到十九世紀,賽馬和射擊比賽仍是十月節的兩件大事。如今,除了遊樂場,吸引眾人前往的還有各大啤酒商家的啤酒大棚,最大的能同時容納一萬人共飲。


啤酒大棚里的豪飲。(攝影﹕黃芩/大紀元)

根據慕尼黑市政府統計資料來看,草坪佔地面積四十二公頃,從每年九月倒數第二個星期算起,加上週末共十六天,如果趕上節假日,時間就會延長,就稱為「大草坪」,去年因趕上了統一日而延長了兩天,成為續一九八五年後「最大的草坪」。去年共接待了六百五十萬人次,為草坪服務的人員高達一萬兩千人,今年的啤酒大棚有十四座,全草坪共有十萬座位。去年共出售六百九十萬杯一公升的大杯啤酒,近五十萬隻烤雞,十四萬對烤香腸,四萬餘隻豬手,一百零二頭牛。每公升啤酒的價格去年為6,95~7,5歐元,今年漲到7,3~7,9歐元。去年共撿到三千六百件遺失物品,包括一千兩百件衣服,三百三十串鑰匙,二百八十個提包、錢包等,二百十四副眼鏡,二百四十個手機,四十五架照相機,甚至還有一個結婚戒指。

也許是神助,每年十月節的開幕式和第二天的民族服裝與狩獵大遊行總是趕上晴天。除德國人外,每年從世界各地湧入大量遊客,其中最多的是意大利人,也有來自遙遠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慕尼黑,給這裡帶來無限商機, 在短短的兩週內,人口一百二十八萬的慕尼黑要接待五至六百萬的遊客,房價提高到平時的五倍,這讓周圍村鎮的居民也跟著受益,因為十月節期間如果能在慕尼黑方圓五十公里之內訂到房間就不錯了。

div style=”line-height:90%;text-align:center”>
慕尼黑的婦女帶著編著傳統小辮的女儿們。(攝影﹕黃芩/大紀元)

來參加活動的巴伐利亞民眾,大部份都身著傳統的民族服裝,每年還要評比最好看的民族服裝。一些外來的遊客很容易分辨,因為他們大部份是穿便服,最多戴一頂為十月節特地趕製的帽子,因為當地人是不佩戴這樣的帽子,他們有傳統的全套行頭。也會有一些外國遊客到商店購買鹿皮褲、禮帽和長裙,一些當地人也會趕在十月節之前,選購當年流行的民族服裝。巴伐利亞人穿上這樣的服裝,看上去很順眼和得體,服裝的顏色搭配和質地都非常好,整個巴伐利亞的民族文化內涵都體現在其中。遺憾的是平時大街上穿這樣服裝的人還是少了些,因為在我眼裡,民族服裝最能體現出民族的風貌,讓他們的氣質大幅度提升。

十月節的最後一天,我也套上了這麼一套民族裙裝來逛草坪,快離開那裏朝大門走時,雖然沒喝酒,腳下卻突然飄飄然起來,長裙隨風擺動,浸泡在四周濃郁的巴伐利亞風情中,讓我突然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我是中古世紀的一個村姑,長髮高高挽起,挎著小籃子,昂頭正走在綠水青山間,晚風吹曳著長裙,讓我溶於天地之間。離開草坪之後,這種感覺就完全消失了。


兩位來自南部巴伐利亞的先生每年都要來參加啤酒節。(攝影﹕黃芩/大紀元)


身穿鹿皮褲和呢子上衣,戴上呢子禮帽全副武裝的巴伐利亞男人們。(攝影﹕黃芩/大紀元)


從遙遠的澳大利亞赶來參加十月節的游客。(攝影﹕黃芩/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建啤台灣啤酒節 古蹟演唱會吸引民眾同歡
奧地利酒吧為寵物狗舉行啤酒節
德國經辦處與板橋遠百合辦慕尼黑啤酒節
慕尼黑啤酒節開幕 各國遊客開懷暢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