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薰:統獨問題的實質

童文薰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近年來講到「台獨」,總是能引起各種不同背景、不同區域華人的熱烈討論,尤其是有強烈統獨意識的人,遇到不同意見者,即使是五族六親都可以立馬翻臉。某些深綠社團甚至不惜喊出「去中國化」,主張台灣應排斥一切來自中國的古文、成語與文化,卻忘了清明掃墓時自己祖先墓碑上還刻著隴西、山東、福建、廣東等地名。

不要把嬰兒倒掉了

西諺有云,幫嬰兒洗完澡後,應該把髒水倒掉,但可不要把嬰兒也給倒掉了。髒水不可留,倒掉髒水才叫完成工作,如果錯把嬰兒給一併倒掉,就把未來與傳承也丟棄了。

其實統獨之爭在台灣充滿了荒誕性,每到重要選舉期間,藍綠問題就會在台灣無端被挑起,原本和諧的族群關係無端被割裂。仔細分析台灣有關統獨問題的民調數字,主張急統者一直不超過百分之五。其餘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不論是主張維持現狀、終極統一、終極獨立或者急獨者,有一個核心的共識──異中存同之處在於不願被中國共產黨統治。共產黨在中國的極權專政,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假使中國如同台灣一樣,是個民主法治社會,台灣獨不獨立對台灣民眾或大陸民眾的切身生活沒有影響。台灣這塊土地要統要獨,了不起辦一場如同加拿大魁北克的獨立公投罷,在一個民主社會,人們早學會了用和平投票代替愚蠢的武裝流血衝突。

近日美國高調發聲,反對台灣進行入聯公投。美國一方面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另一方面又反對台灣進行入聯公投或統獨公投,其實理由極為矛盾。依相同的模式,魁北克是加拿大的一部份,魁北克進行獨立公投時,美國怎麼不出聲反對?說白了,美國反對的不是台灣進行何種公投,美國擔心的是中共的動向,想要維持台海政局的安定,只好施壓台灣,使台灣繼續處在一種國際孤島,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尷尬狀態。

但台灣雖與世界各國多無邦交,台灣民眾卻能獲得簽證到世界各國觀光、旅遊、留學、做生意;而中共與世界各國有邦交,中國民眾卻很難取得外國簽證,尤其是歐美等國家的簽證,這是現實弔詭的一面。邦交的存否,沒有減少台灣人在地球村的旅行自由,也沒有增加中國人民的自由。

該被倒掉的是共產黨

台灣民眾在這個島上,一直過著符合中華傳統文化的生活。人們敬天法祖,婚喪喜慶慎終追遠,中華文化與正體文字在這裡被妥善保存,沒有斷層。事實證明台灣民眾一直過得極好,來自中國各地的南北飲食,豐富了台灣的飲食文化,不分甚麼省籍,早餐大家都喝豆漿吃饅頭包子或燒餅油條,進了館子,點來一桌的糖醋魚、水煮牛肉、大薄片、燙青菜、黑白切…沒有人有必要在生活裡去區分省籍。

台灣沒有共產黨。台灣以前不需要共產黨,以後也不需要共產黨;台灣過去沒有藍綠問題與統獨之爭,以後也不需要這種與民生經濟無關的議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2年競選總統時有一句話經常被引用:It’s the economy, stupid!(這個文宣一向被譯為:「笨蛋,問題在經濟!」)他直指當年美國總統的當務之急在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最後柯林頓贏得了總統大選。台海局勢的根本問題在哪裏?美國為何要擔心中共的動向?因為問題就在共產黨!會製造問題的也是共產黨!套用前述柯林頓的知名文宣──It’s the communist, stupid!笨哪!問題在共產黨!(stupid是形容詞,譯為「笨哪」比譯為「笨蛋」更妥切)

要解決問題必須直指核心,迴避問題只是繞路走,問題還是在那裏。既然問題在共產黨,就要解決共產黨。台灣這幾年走錯了路,對內為了統獨問題爭執不休,內耗嚴重,對外又花費大筆金錢維繫無實質效益的邦交關係。除了被譏評的金錢外交,為了推動入聯與WHO台灣也花費了大筆經費與人力,但情況沒有任何進展,台灣一直無法入聯更被排除在WHO之外,僅有的幾個邦交國更一個接一個流失,還被美國視為問題的製造者。費力不討好,正因為沒有直面中國共產黨這個真正的問題製造者。如果台灣政府把錯置的經費用在關切中國的人權問題,協助傳九評促三退,從根本上拆解中國共產黨,讓中國人與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一樣,建立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同享自由民主的生活,統獨問題就不會與戰爭劃上等號,美國也無需干涉。

「台獨」與「藏獨」應先支持「中獨」

在台灣主張急獨的人,向來被稱為深綠的「沖組」(台語,意謂激進者),在國際上主張藏獨的人士也有一股認為應該採行激烈手段者。但若僅僅主張西藏人與台灣人自己的獨立,主張西藏人與台灣人自己免於共產黨的統治,卻無視於中國人民在極權統治下的處境,既分散了力量,也流於自私自利。團結力量大,區分彼此只會分散力量,導致各個擊破。西藏人民與台灣民眾應該聯合中國人民的力量,讓所有中國人也一起「獨立」於共產黨的統治之外!「台獨」加上「中獨」與「藏獨」,讓全世界都一起免於共產黨的紅禍,泯除私心,團結於這場獨立運動的旗幟下,這才叫真正的「第一衝、第一勇」。

轉自 <<新紀元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童文薰: 失禮之後─法治社會的出現
童文薰: 安全感與恐懼
童文薰: 論《縱囚論》
童文薰:奧運的神性與魔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