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中國網絡監控隱密侵害自由

【大紀元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於林編譯)如果在Google.com輸入英文「天安門廣場」(tiananmen square)搜尋,搜尋結果的第一筆是維基百科的條目:「一九八九年天安門抗議事件」,其他前幾筆的資料還包括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對於天安門屠城事件的報導以及關於流血事件的相關資訊。但如果同樣在Google的中國版「谷歌」入口網站Google.cn輸入「天安門廣場」搜尋,上述的資料則完全付之闕如,取而代之的大部份都是旅遊資訊。中國的網民不太可能只想查詢方便的旅遊資訊,而對堪稱中國當代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的天安門事件毫無興趣。實際上,上述這些網頁都因為內容為中國當局不容,而遭禁止登列。

據英國衛報報導,中共官方厲行網絡監控檢查,但同時監控檢查的依據對外卻隱諱不明。Google在中國推出網絡服務時,即與中共官方合作,接受中國政府嚴格限制的要求以保全商機。然而,由於這些限制條件究竟為何並不清楚,一般網民不知道什麼可以被允許在網絡上瀏覽、觀看、閱讀和放帖,為了避免誤觸法律,便會進行自我檢查,結果最後,網民自我檢查的標準甚至高於政府官員的要求。

然而,中國不是唯一一個實施嚴密網絡監控的國家,在伊朗德黑蘭(Tehran)和沙特阿拉伯利雅德(Riyadh)也都實施嚴格的網絡監控檢查,而緬甸政府更在今年九月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中,直接關閉網絡來應對。這距離當初網絡剛開始發展時,環繞著網絡而存在的一種不加深思的樂觀態度,已經走過好長的一段路了。當時網絡只是被看作一股新勢力,能促進資訊的自由交流並減少壓抑。然而,隨著網絡新勢力的崛起,強大的力量也帶來了新的限制。

因此,網絡就像其他媒體一樣,越來越聽命於政府的決策指揮。根據上星期在美國國會舉行的聽證會,雅虎(Yahoo)為了顧全在中國經營的商機和權益,竟然將中共政府異議份子的電子郵件交給中國這樣集權統治的政府,也因此導致一名中國報社編輯師濤遭到判刑,求處十年。

這些都是實施網絡監控檢查制度最嚴格的例子,也因而全部都應受到譴責。但同時間值得深思的是,在享有言論自由的國度裏,真正合理的網絡管理制度究竟為何。在網民之間很受歡迎的自由意志論的觀點,無法完整回答上述的問題。如果網絡的開放性正是它的力量來源,需要繼續維護,對於哪些算是合理可行的規定,而哪些不是,都需要後續更多更大範圍的討論以凝聚共識。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自由之家報告指中國仍無自由
歐洲之都政要名人 支持人權聖火傳遞
三妹給「(大陸)中國和平民主聯盟」的回信
賈甲:香港聲援2700萬退黨集會發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