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感恩節談感恩(一)

人氣 4

【大紀元11月21日訊】(新唐人電視台報導)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欄目熱線直播節目,我是主持人安娜。明天就是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期間,家人和親友相聚一堂,盡享美食和火雞。那麼也有很多團體、個人和機構慷慨解囊,為窮人提供免費的大餐,奉獻他們一片愛心和無私。

在線收看
下載收看

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就和大家談談,「感恩節前談感恩」。歡迎觀眾朋友們打我們的熱線號碼,和大家分享您是如何認識感恩,您如何理解中國傳統中所說的「夫妻之恩、恩師、還有養育之恩」等等。

另外,我們也會討論,我們是不是要無償的,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是不是在幫助別人之後要去索取。歡迎您打熱線號碼提問。646-519-2879,中國大陸的觀眾朋友也歡迎您打我們的免費號碼:4007128899-8996008663。

首先跟各位介紹今天在現場的兩位來賓,這一位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政治學博士李天笑先生。李先生您好!

李天笑:主持人好。

主持人:這一位是紐約和DC的執業律師葉寧先生,葉律師您好!

葉寧: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好。

主持人:雖然對感恩節很多觀眾朋友都知道它的來歷,但可能有觀眾還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先請李博士位觀眾朋友介紹一下,感恩節的由來。

李天笑:感恩節是當時英國一批清教徒,因為在英國受到迫害,然後他們經過66天,從海上遠度重洋到了美國,原來是到一個叫哈德遜河地區,但是後來沒有到那個地區,到了麻州的Cape Cod停下來了,在普里茅斯港定居下來了。

在他們遠度重洋的過程中,他們認為是神的保佑,所以他們只死一個人,但是出生一個人,所以不多不少還是102人。上岸之前,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神的名義定了一個公約,叫做「五月花號公約」。

「五月花號公約」後來成為美國憲法的兩個文件的基礎之一。這裡邊第一句話就說:以上帝的名義,阿門,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強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所以他們到了維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因此在上帝面前宣誓、簽約,志願成為一個民治自治團體。那麼這是兩個過程。

第三個過程他們住在這個地方以後,非常的不順,連著一個冬天整個氣候非常惡劣,他們又不適應這個天氣,死了大概有一半的人。據說印地安人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教會他們怎麼耕種,給他們食物等等。

但近來發現有文獻說他們還不只是一個冬天非常艱苦,實際上有三個冬天,一直到1623年他們才開始有了豐收。那麼這個時候他們就邀請印地安人來一起慶祝他們的豐收,以及他們成功的在新的大陸定居下來了,感謝神和上帝對他們的關顧,使得印地安人及時的幫助他們。

據說還飛來了火雞,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有火雞吃,所以今天的火雞節就這麼來源。但是定了美國國家的節日,是經歷了三屆總統,一個是開國元首華盛頓他把它定下來了,但沒有定什麼時候,各個州還有不同時後來紀念這個節日。

到林肯是定下來了,但最後是到羅斯福確認下來,把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作為一個法定的節日。因此節日的由來,是上帝給他們帶來了火雞,也給他們帶來了幸福。

主持人:看來美國是受保佑的,一直是這麼富有。那我們看馬上就要過感恩節了,有很多公司紛紛的去休假,準備去過這個節日了。那麼也看到很多商店開始發廣告,說要打折,大家買火雞呀好像節慶還挺濃的。那能不能請葉寧律師來說一下,美國人一般是怎麼過感恩節呢?

葉寧:從世俗生活的層面來說,進入了感恩節有就是進入了美國年末節日的開始,那麼一般來講,北美國家一個是美國,一個就是加拿大。

在美國,感恩節本身是官方的國定假,但是感恩節這一天開始,為什麼要從星期四開始呢?實際上它是約定俗成,根據美國的民俗就變成連續的四天假日,就是感恩節星期四一天,星期五一天,接下來星期六、日。

這個星期五並不是一個國定假日,但是許多學校從中小學到大學,星期五這一天是不上學的,學校是休假的。而且星期五這一天是整個美國各個商店大拍賣,就是招攬顧客的開始,就是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為什麼叫黑色星期五呢?因為在這一天各個商店都會拋售很多低價的、廉價的商品。那麼從感恩節這一天開始,美國人就進入一年一度的美國年末的節慶氣氛。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這一天在美國世俗層面上,剛才各位已經講到了在精神生活的層面,Thanksgiving 主要是感謝上帝的恩典,感謝給美國人民帶來富足,帶來團聚,帶來各種繁榮和帶來幸福的生活,這樣一種奇異恩典的節日。

但是在世俗的層面,感恩節這一天是家庭團聚的一天,實際上感恩節這一天是相當於中國的農曆除夕。

主持人:像過年一樣

葉寧:對,像過年一樣。

主持人:那我們華人在中國當然是過年啦,那到海外來的話,有很多中國的節日,這邊也不是法定的節日。那在這種感恩節的時候,中國人一般怎麼過?就是海外的華人怎麼過?

李天笑:我想海外的華人基本上跟美國白人差不多,首先大家也是利用這個節日,家庭成員互相聚一聚,或者家庭下午開始烤火雞或吃大餐,到晚上大家在來看看節目聊一聊等等,是一個團聚的節日。

另外我想跟美國人不太同的是,這個火雞在中國人看來不太好吃,肉太粗了,而且它燒出來以後,因為它沒有放佐料,淡淡的有一點鹹味。

主持人:主要是用烤箱烤,要烤8、9個小時。

李天笑:然後還有一點點腥味,所以中國人可能口味不太習慣,所以很多華人家庭,至少是我們家是用烤鴨代替火雞,這樣的話吃的比較溫馨一些。也吃過火雞,但往往到後來吃不完,因為很大,裡面又塞滿東西,那怎麼辦,要吃好幾天。所以很多華人有很多變通的方法來慶祝感恩節。

主持人:那我看還有很多人是出去大採購,我去年看到星期五之前,比如在紐約的工廠直銷店,他們夜裡3、4點就開車去排隊,然後去買些名牌減價的衣物或什麼的。

那現在國內有有人過感恩節,但也有一種說法說這感恩節是西方的節日,包括聖誕節都是西方的節日,那中國人應該過中國節,所以有這種反對的聲音,那不知道葉寧先生您怎麼看這種反對聲音,中國人是不是不能過這種節日呢?

葉寧:當然啦,各個民族在慶祝、歡度自己的節慶的問題上,那各個民族還是由他自己傳統的個性,各個民族可能慶祝的節慶的日期和內容不盡相同。但是感恩節它裡面包含的這種哲學涵義,這個倒是有全球的普遍性,在某種意義上是可以代表全人類的這種普遍的價值,和普遍的認同。

感恩節所包含的對這個人類的創造者,就是說這個上天、上帝,對神的感激,那種恩典的感激之情。那麼從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開始,就是在這個感恩節的文告當中,就是強調對上帝的感激之情以外,就是美國的歷屆總統一直到小布什在今年發表的感恩節文告當中,也強調了對世界的創造者上帝的這種恩典的感激。

那麼在這個問題上,實際上這種感恩節這種節慶裡面,包含對我們所得到的這一切總是懷有充滿感激之情比如講對生養我們的父母、生養我們的國土這種感激之情,在這一個問題上我覺得如果中國也逐步的讓這種道德觀能夠得到傳播的話,這也不是什麼壞事,是好事。

主持人:其實要說中國也有類似的這種觀念,比如說過去的中國的老百姓包括皇帝,他都會去祈天,然後就是拜神來感謝祂,比如說給你下雨或者給你豐收等等,那我不知道李博士您怎麼看這種說法呢?

李天笑:我覺得你剛才問題提的非常好,就是中國人能不能或者是應該不應該應該過西方節日。我想這個「感恩」本身沒有國界的分別。

做為一種對神的敬畏,對於得到恩賜的回報,這個不但是在精神、信仰層面一種高尚的境界,同時也在人類文明,世俗社會也是一種文明的標誌。當人家給了你好處的時候,那當然是要想著別人的好處,給予人一種回報。

在西方來說這個我們看到剛才你也提到在各個教會還有救世軍,特別是各種的民權團體,都會採取各種的方式來幫助別人,藉著這個機會,這是一種社會分享,是文明標誌的反應。

在中國古代,我們也知道當時春秋時候的伍子胥,當時吳國打鄭國的時候,當時鄭國皇帝說誰能夠破伍子胥的兵,當時有一個鄭國的漁夫,就說我就憑一支槳就能去破。

那就很奇怪,跑到那邊見到伍子胥以後,請問你認識我嗎?伍子胥說:你是誰?他說:你記不記得我父親用這支槳救過你嗎,在一個船上面?喔!伍子胥想起來了。然後伍子胥就退兵了。

這件事情說明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伍子胥記著這個漁夫對他的這個恩,所以在他在這件事情上他就退兵來進行報答,這是一個傳統的概念。

我想到是由於中共長期以來把中國傳統文化破壞的很厲害,同時對西方的信仰這些層面東西也是禁止,就是真正去搞一些表面化這些教會但實際上很多真正的民間教會它是禁止的,很多事情都被它政治化了、商業化了。

政治化比方說有很多比方奧運,在古代雅典的時候是敬神的,後來的話它就是提倡一種人權,但是現在中共把它政治化了,做為一種政治抹黑政治團體不能參加,把它做為政治宣傳的口號。商業化,奧運變成了奧運經濟,聖誕節、感恩節、西方節也變成了一種節日經濟,它做為一種牟財的手段。

主持人:顛覆了那個傳統。

李天笑:這樣的話,很多的中國民眾有一些就反感實際上反感並不是對節日本身,他是這種做法,政治化、商業化的這種做法。再有一個我覺得就是即使是做為一種節日的氣氛,年輕人比如藉這個機會表達心意。

主持人:可以一塊玩啦。

李天笑:表達一下互相的情意或者是家庭融洽的氣氛等等這也可以,所以各方面來說我覺得中國還是可以來慶祝這個節日。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感恩節的由來
【熱點互動】再談雅虎案庭外和解的意義(1)
【熱點互動】中石油:全球市值第一?
感恩節火雞大快朵碩 家庭團聚溫馨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