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學變有趣的網路學習平台:HeyMath!

李佳靈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專家不約而同推薦

《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他的紐約時報專欄,以一篇標題為:〈Still eating our Lunch〉的文章,報導HeyMath!這個數學網路學習平台的經營模式與功能,他在文末總結說明,自己推薦這個網站是因為數學與科學是現代世界創新力之鎖鑰,並呼籲家長加強學童數學教育。

另外,在克萊德、普雷斯拖維茨(Clyde Prestowitz)所著的《全球經濟新霸主》一書中,這位前美國雷根政府貿易談判代表也談到他住在夏威夷的外孫,透過VOIP的溝通方式,連線到新加坡的網站學習數學。

不禁令人好奇,HeyMath!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兩個市場趨勢專家會不約而同地提到甚至推薦這個數學網路學習平台呢?它到底從哪裡來?又有什麼樣的三頭六臂呢?

緣由教學乏創造力

原來,這個讓美國人開始重視數學教學的HeyMath!,雖然成功的打下新加坡K-12學童的數學線上學習市場,其實不位於新加坡,而是來自印度。本報導特別採訪HeyMath!的兩位創辦人兼總經理Harsh Rajan先生和他太太Nirmala Sankaran。

這對印度夫婦:Nirmala Sankaran女士和Harsh Rajan先生,2000年之前,旅居倫敦,在人人稱羨的跨國公司工作,隨著網路興起,他們發現全球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因為數學教學大多只是計算流程、靜態內容、既不生動也缺乏創造力,不只是激不起孩童的學習動機,更讓大多數學老師們因缺乏多媒體輔助工具而深感無力。

Harsh回憶著說:「當時,在倫敦的我們意識到,印度的資訊科技能力漸漸地引起全球的重視和矚目。我問我自己,難道印度在教育領域不能也如此獨占鼇頭嗎?數學與科學是資訊科技的基礎,是我們民族長久以來的優勢。而且,在世界各地,好的數學老師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如果能藉由網路通訊技術,將印度高品質的數學教育分享到世界各地,這個可能性不是很令人興奮嗎?」

然而,想得到什麼,就得付出什麼。創辦的過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建置數位教學平台

有了這個想法後,兩夫婦開始深入瞭解如何運用網路,如何將數學教學多媒體化。一天,得知劍橋大學的數位學習內容與多媒體應用研究後,堅持不懈地經多次拜訪與遊說後,才得到了劍橋大學的豐富線上數學社(Enrich Online Maths Club)同意合作,提供生活化、生動的數學方法與教材內容。

在資金方面,感激贊同理念的同事們充當天使投資人,提供了所謂的「第一桶金」。於是,兩人辭掉在倫敦優渥的工作環境與薪資,帶著一雙在英國出生、長大的兒女回到家鄉:印度Chennai。前後共花了15個月,找了兩個中國上海來的數學家,和印度當地的動畫師,於2001年底,完成建置,並正式啟動 HeyMath!網路數學教學平台。

不過,對他們而言,成功打開新加坡市場,並不是意外,而是努力的成果。

Nirmala說,「我們花了12個月研究英國、新加坡和印度的教學方法,我們從中找出個別的最佳實務,並建立起HeyMath!學習系統的原型,大量運用生活化的內容和互動式的動畫,不但要破除學童對數學的恐懼,更要讓數學變得有趣、生動。」

當時,為了成功進入新加坡市場,不但得學習新加坡獨特的教育系統,了解當地學童學習心態與遭遇困難,兩個人付出很大的心血,本著針對不同地方的學生的需求製作出不同的互動方式。

他們覺得,新加坡的教育系統完整而強勢,教學方式專業而簡潔。所幸,新加坡的教育願景與他們對教育的願景是同步且一致的。

數學變得有趣生動

那麼,究竟HeyMath!是如何讓數學變得有趣、生動呢?

筆者上網一看,問題情境很生活化,以此動畫為例,用最受歡迎的一級方程式(Formula 1)賽車來展示,從起始時間開始到完成一圈,可以看到在馬錶上顯示的時間,當賽車跑完一圈後所花的時間,可加上出發前的時間,進行作答,完成後,還可以按一下右邊的check鍵,測試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


利用一級方程式賽車來展示時間的加總(圖片來源:HeyMath)

這是另一個案例,大家都用過剪刀,不管是修剪花草或紙張,但是,剪刀中蘊藏360度角度,用此來展示角度的變化與對應關係。這樣的圖像表現法讓小朋友更容易在生活中融會貫通數學原理,充分地體會理解而不是填鴨死背。


用生活中的修剪花草的剪刀展示360度角與互相關係(圖片來源:HeyMath)


用生活中的修剪花草的剪刀展示360度角與互相關係(圖片來源:HeyMath)

而HeyMath!的另一創新特色,則是結合Web2.0的精神,成為e-Learning 2.0的新興勢力。

強化師生線上互動


為師生創造雙贏的數學線上教學

運用網絡無遠弗屆的特性,HeyMath!運用在印度馬德里大學的大學生們充沛的人力資源,為新加坡的學生們提供24小時,零時差的線上即時數學輔導,或用email非即時機制回答學生對數學的不理解和疑惑。

運用網絡平台的技術,設置論壇與討論區,強化老師與學生的線上互動,建立教材內容共享互通的社群黏性,老師們可以形成社群,針對教材進行改善意見提供與回饋,而這種參與感不但激發了老師對內容的積極貢獻,也贏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忱與愛好。


服務模式BPO分析。(資策會創新應用研究所)

除了節省老師準備教材的時間和精力,更創新了動畫內容、創造了差異性服務、更有效率地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因此,老師們自行形成一個社群機制,樂於提供改善意見,也可以自已修改教材,或email讓HeyMath工作人員更改後,與所有老師分享,然後收集大家的意見與回饋,以為評估。而線上家教的服務,讓原本對數學沒有信心的學生,可以藉由一對一的互動,享有因材施教的效果。◇(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6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三日電)因應全世界學華語熱潮,台灣大學領先全球推出「台大華語」 (NTU Chinese)網路學習軟體,並從今天起上線;台大校長李嗣岑指出,全世界估計約有三千萬人在學華語,台大從去年九月起研發,今天開放上線免費試用到九月底,軟體特色是具有即時語言診斷及多維結構的語境溝通方式。
  • 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或稱為網路學習(e-learning),主要是泛指透過電腦與網路來達到相關學習目地的方式。它在幾年前就曾經喊得沸沸揚揚,但是後來又逐漸冷淡,究竟什麼是線上學習?它的優缺點在那裡?以及目前市場的現況有是如何?本期的線上學習專題,將帶大家來進一步了解。
  • 【大紀元8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三十一日電)教育部長杜正勝今天啟用「國中學習資源網」時指出,網路內容由優秀老師團隊負責研發,根據長期的經驗,編輯出網路學習資源網,這對弱勢學生,尤其是協助偏遠地區學生學習很有用;且這套教材根據能力指標研發,不論是對使用那個版本教材的學生都很有幫助。
  • 數學是學生們必須學習且更具挑戰性的科目之一。一些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數學概念,而另一些學生可能難以掌握解決方程式和問題所需的數學技能,故此許多學生因為數學而苦惱萬分。
  • 數學是學生們必須學習且更具挑戰性的科目之一。一些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數學概念,而另一些學生可能難以掌握解決方程式和問題所需的數學技能,故此許多學生因為數學而苦惱萬分。
  • 數學是學生們必須學習且更具挑戰性的科目之一。一些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數學概念,而另一些學生可能難以掌握解決方程式和問題所需的數學技能,故此許多學生因為數學而苦惱萬分。
  • 學生們經常發現,數學是他們必須學習且更具挑戰性的科目之一。一些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數學概念,而另一些學生可能難以掌握解決方程式和問題所需的數學技能。這篇文章將討論為什麼學生會在數學上遇到困難。
  • 研究表明,較早接觸數學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學校取得好成績,而且這個優勢不僅在數學方面,在其它科目上也會如此。這些益處可能會貫穿孩子的一生。
  • 心算
    數數是兒童早期學習的算術技能。它幫助孩子學習數字單詞以及數字的正確順序。例如,孩子會了解到「五」是一隻手有多少個手指,而「十」是兩隻手有多少個手指。這有助於理解「十「比「五」多。像計數這類基本算術技能,為更複雜的算術和數學技能奠定了基礎。
  • 數學可能是全世界被學生抱怨最多的科目。不喜歡數學的學生在考試甚至是做家庭作業時經常面對很大的壓力,他們覺得作業很難或無聊,並說他們根本不擅長數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