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民主平台: 悉尼「汪兆鈞公開信事件座談會」簡報

【大紀元12月12日訊】12月9日下午,悉尼《熱門話題沙龍》在悉尼支持中國民主化工作平台的支持下召開」汪兆鈞公開信事件座談會」,20多位學者和異議人士出席。座談會由張小剛主持,中國學博士、中國和解智庫發起人之一丘岳首作主旨發言。悉尼民主平台發言人胡堯、中國政治及宗教受難者後援會召集人孫立勇、著名作家劉放、李清博士、麥覺裡大學老師張明、前中國外交官陳用林等人出席。與會者爭相舉手發言,切磋交流,火熱激辯,不亦樂乎。列時4個多小時。

與會者無不稱讚汪兆鈞的勇氣與良知,認為汪信內涵雖未超越劉曉波、李銳、謝韜等無數思想先驅者的文章,但汪以安徽省政協常委的角色發聲具有獨特的政治影響,所以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勇氣與良知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原動力。汪信所產生的蝴蝶效應是中共所不願看到的,因此客觀上有助於摧毀中共專制的精神防線,推進中國民主化步伐。

汪信砸碎了中共的政治花瓶

丘博士簡要介紹了汪信的背景、重要看點、意義和反響。他說,中國有士大夫傳統——在此岸立言、功、德,追求三不朽,1949年後此傳統連同知識份子的脊樑被打斷。十幾年前李慎之帶動「兩頭真」群體講真話,此效應現在擴大到中青年群體、民主黨派等領域。中國的政協長期做小媳婦,其功能已退化到習慣舉手,是中共的政治花瓶。汪信事件砸碎了這個花瓶,重新凸顯了協商民主的重要。因為汪信的真言震撼人心,被少數中共體制內保守派認為是「動亂的總動員令」。據悉,中共已委派一個全國政協副主席負責處理,向汪施以高壓,防止事件擴大化影響其他「民主黨派」。中國經濟已參與全球化,但全球化的核心價值是政治民主,汪信將促進中國在民主化這方面的全球化進程。

胡堯認為,中國目前的學術界十分活躍,最近幾年出版了大量關於西方民主政治的譯著和中西政體比較文章。相信在時機成熟時會有很多的良知人士站出來挑戰專制。中國正處在政治變革的前夜。

孫立勇說,汪信是1976年以來幾個民主運動高潮之間的數個波瀾之一,在良知和勇氣上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他認為其中兩個波瀾是理性的良知運動,一是94年、95年由著名知識份子發起的數撥要求釋放政治犯、平反六四、及呼籲政治改革的上書浪潮,二是前不久的汪兆鈞、郭泉等人的上書。他引用陳子明先生的話說:”中國的民主運動是一場前仆後繼的運動,是一批批勇敢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不斷推動的”。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人民為了實現民主化注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當然,有些人在反抗中共時,受到高壓,出於保護自己,說一些奉承中共的話,也是可以理解的。

汪兆鈞精神可嘉

張明老師說,汪兆鈞精神可嘉。我們沒有理由對中共十七大所謂新領導人抱任何幻想。福建官場腐敗和浙江對異議人士的殘酷鎮壓都是在習近平的主持下進行。河南和遼寧的人為災害都是在李克強主管下發生的。他們的政績何在?

作家劉放說,最初閱讀汪信是國內的朋友推薦的。中國敏感消息一般是「先出口國外,再轉內銷」。這次流程反過來了,國內盛傳之後,轉銷國外,說明汪信的象徵意義非同一般。汪是省政協常委、企業家,他用地位和全部家產作抵押,背水一戰,不簡單。可能在中共體制內有千千萬萬這樣的官員在思考何時站出來。

李清表示,汪信與十七大歌功頌德唱反調,是反對派對中共的火力偵察,是全球民主化潮流帶動他勇敢亮相。平心而論,汪信文章洋洋灑灑四、五萬字,過於冗長,給網絡讀者帶來閱讀上的困難。此外,汪的第二、三封信對胡溫的稱乎不太嚴肅,有吹捧、肉麻之嫌。但它的意義有目共睹。

對郭泉遭受迫害表示嚴重關注

與會者對中國民主同盟成員郭泉副教授在呼應汪兆鈞後開始遭受中共迫害表示嚴重關注,決不相信中共可以打斷中華民族的脊樑,認為未來是光明的。與會者還就如何有策略地聲援和推動中國大陸民主化運動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探討。(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四川宏華為香港上市強買職工股造成事端
大陸36人聲明退團退出附屬中共花瓶黨
警政署副署長抵澎湖  召開查賄座談會
推動客語生活學校 桃園縣87所拔頭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